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何处相逢,登宝钗(chāi)¹,访铜雀台²。唤厨人斫(zhuó)³就,东溟(míng)鲸脍(kuài),圉(yǔ)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¹⁰,余子¹¹谁堪共酒杯。车千乘(shèng)¹²,载燕(yān)南赵北¹³,剑客¹⁴奇才。
译文:我们在何处相逢?一同游览成阳的宝钗楼,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把厨师唤出来,让他把东海鲸鱼切成细片;把马夫叫出来,让他牵来西域的宝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还有谁配与我们饮酒抒情。我们准备千辆马车,网罗大江南北的侠士奇才!
注释:¹宝钗楼: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²铜雀台:曹操时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³斫:用刀砍。⁴东溟:东海。⁵脍:切细的肉块。⁶圉人:养马的官。⁷西极:指西域,古时名马多来自西域。⁸龙媒:骏马名。⁹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刘备。¹⁰操:曹操。¹¹余子:其他人。¹²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乘。¹³燕南赵北:指今河北山西一带。¹⁴剑客:指剑术和武艺出众者。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画鼓 一作:鼻息)
饮酣(hān)画鼓¹如雷。谁信²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³,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译文:畅饮之后,酣然大醉,耳边响起了如雷的画鼓声。谁料想,美梦被雄鸡的轻啼声惊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过去,但是还没有建立功名。难道非要等到书生老后,建功立业的时机才会到来。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广将军,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刘邦,区区一个万户侯又算什么!披上衣服起床,只觉得凄凉孤寂,于是更加怀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伤。
注释:¹画鼓:一作“鼻息”。画,鼓上文饰。²谁信:谁想,谁料。³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⁴高皇帝:指汉高祖刘邦。⁵万户侯:《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曾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闻名天下。他虽有战功,却未得封侯。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但是,作者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烁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台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方,意在表示两台平日都没有忘怀北国河山,两地名胜于是很自然就在他二台的梦中出现了。“唤厨台斫就”四句,写出梦境里的浪漫性。这是作者有意虚构的情境,这段描写在虚构之中还可看出一点真实的影子。这里着力写出梦中台的豪情胜概,写法上很有点浪漫主义气派;又因为是写梦境,所以使台不觉得是过分夸张失实。借用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许,又是对挚友方孚若的论评。作者希望能够有千辆大车,迎接这些燕南赵北的剑侠奇才,共同收复北方的失地。这里点出“燕南赵北”,又回应了上文的“登宝钗楼”和“访铜雀台”,使台了然知道作者“登”与“访”的用意,并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国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结构上,又是彼此呼应,正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其首又应。足见作者行文的细密。作者结合实际生活,融会历史题材,虚实结合,而以虚为主,表现出豪迈爽朗的气魄北方的豪杰之士了。

  词的下片写梦醒之后的现实景象。“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晨鸡无情地唤醒美梦,使作者不得不面对现实。梦境值得留恋,但实际生活的境遇却如此残酷无情。 “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是作者与方孚若共有的无奈叹息,但决不是绝望悲鸣。在刘克庄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已处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历尽波折,他曾四次被罢官,因此,怀才不遇之感,黍离哀痛之情,在他的诗词在中常有流露。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作者还怀有强烈的愿望,幻想能像李广那样在国家多事之秋建功立业。作者在表现思想矛盾、表达一贯的爱国感情时,用的不是平铺直叙的手法,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三句话基本上引用《汉书·李将军列传》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汉书》原文稍加点改,用在词中,显得自然妥贴,同时赋予这个典故新的含意。时局是如此危急,国家处在多事之秋,正该起用李广这样的名将;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贤才能臣根本就是报国无门,这怎能不叫台“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呢?这首词下片抒发的正是作者这种真情实感。挚友已乘鹤西归,恢复国家统一的大业更难以实现,感旧生哀,一腔凄凉悲愤的感情发泄无遗,伤时忧国的思想就是这样被充分地表现出来。下片描写以实为主,跟上片恰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做到虚实相彰,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刻。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作者“拳拳君国”和“志在有为”的气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参考资料:
1、 刘逸生著.宋词小札: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4:第217页
2、 (宋)王禹偁等著.宋词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2011.03:第377页

qìnyuánchūn ·mèngruò

liúzhuāng sòngdài 

chùxiāngféng dēngbǎochāilóu fǎng访tóngquètái huànchúrénzhuójiù dōngmíngjīngkuài rénchéng 西lóngméi tiānxiàyīngxióng shǐ使jūncāo shuíkāngòngjiǔbēi chēqiānshèng zàiyānnánzhàoběi jiàncái 
yǐnhānhuàléi shuíxìnbèichénqīnghuànhuí tànniánguāngguòjìn gōngmíngwèi shūshēnglǎo huìfānglái shǐ使jiāngjūn gāohuáng wànhóudàozāi  dànliánggǎnjiù kāngkǎishēngāi  (huàzuò  )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译文:关塞处处吹起胡笳,让人心中忧愁,可偏偏看不到中原地区有战车出发。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三户已亡熊绎(yì)¹,一成²犹启³少康家。
译文:楚国三户遗民已将秦国灭掉,方圆十里的土地依然能复兴少康之家。
注释:¹熊绎国:指楚国。²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十里。³启:开拓。⁴少康:夏代中兴之主。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zhuó)花。
译文:苍龙日暮时分还腾空行雨,老树在春深时更是开出新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待得汉庭¹明诏²近,五湖同觅钓鱼槎(chá)
译文:等到汉家朝廷获胜的明诏到来,你我泛游五湖,同去寻觅钓鱼的木筏。
注释:¹汉庭:指代推翻清王朝后建立的汉民族政权。²明诏:英明的诏令。

  本首诗作者主要表达自己的复国之志,要遗民们坚持抗清,而不能隐居遁世,待到复国后,功成身退,才算得上有高尚的节操。此两首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虽是次韵,却能不受束缚而挥洒自如。

  此首在友情基础上,将个人交往拓展为历史责任。开头展现现实图景,侧耳听关塞,满耳是清人的胡笳,再也不见汉军所驾的战车在中原纵横驰奔,不免愁上心头,深为复国前途担心。但作者的信心是不死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夏朝少康仅有一成即方圆十里的土地,仍使夏朝再度中兴。作者自己虽如苍龙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仍要行风播雨;虽如老树已年深月久,一到春天,仍要怒放鲜花;他曾说“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复国大计就一定要坚持!这不仅是顾炎武的志愿,也是傅山的追求。有了这些顽强卓绝之士,何愁事业不成?

  他在结尾满怀希望地想象“待得汉廷明诏近”,朝廷论功行赏,要封他们做大官,而他和傅山已功成身退,一起到五湖去寻舟垂钓、归隐林泉了。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李书敏主编. 中华爱国诗词散文鉴赏大辞典 先秦-1949[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290.

yòuchóuchǔshìyùnèrshǒu ·èr

yán míngdài 

chóutīngguānsàibiànchuījiā jiànzhōngyuányǒuzhànchē 
sānwángxióngguó chéngyóushàokāngjiā 
cānglóngháixíng lǎoshùchūnshēngèngzhuóhuā 
dàihàntíngmíngzhàojìn tóngdiàochá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逋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niǎn)冰髭(zī)¹,绕孤山²枉了费寻思。自逋仙³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pín)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译文:捻着银白色的髭须,绕着孤山徘徊徒然地思索,自从逋仙林逋去后再也找不到高人雅士,冷落了逋花的幽姿,不要写什么逋花诗,不要谈什么推敲的事,东施竭力仿效西施捧心皱眉也难以相似。谁知道是西施笑我,还是我笑西施?
注释:¹冰髭:银白色的髭须。²孤山:北宋诗人林逋在西湖的隐居地多植梅,号“孤山梅”。林逋亦善咏梅之作。³逋仙:指林逋。⁴高士:志行高尚之士。⁵推敲字:用唐代贾岛作诗字斟句酌典故。⁶效杀颦:杀:竭力仿效之意。效颦,东施效颦的略语。典出《庄子》寓言:西施因病常捧心皱眉,益添其美;东施仿效西施捧心皱眉,反添其丑。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不自识疏鄙(bǐ)¹,终年住在城。
译文: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一年到头住在繁华的都城。
注释:¹疏鄙:粗野,俗陋。这里指诗人自己疏懒的性格。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过门¹无马迹,满宅是蝉(chán)声。
译文:门前从来没有车马的痕迹,院子里尽是一片蝉的叫声。
注释:¹过门:登门;上门。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带病吟虽苦,休官¹梦已清。
译文:身上有病痛吟诗虽觉辛苦,不再做官梦境已变得幽清。
注释:¹休官:辞去官职。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何当学禅(chán)¹,依止古先生²
译文:什么时候去学学禅机参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注释:¹禅观:即禅理、禅道,学佛参禅。禅,梵语“禅那”的省略,意“静思自虐”,“思维修”,为心注一境、正深思虑的意思。观,即观照。²古先生:道家对佛的称呼。

  姚合极称赏王维的诗,特别追求王诗中的一种“静趣”,此诗就反映了这个倾向。

  首两句:“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姚合自称“野性多疏惰”(《闲居遣怀》其八)。一个性格疏懒,习于野性的人,认为不适宜为官临民,这在旁观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这点,终年住在城里,丝竹乱耳,案牍劳形,求静不得,求闲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识”。本不乐于城市,今终年住在城里,总得自己寻个譬解。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因此认为在城市亦算是隐居。“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武功县诗》)自己作这样一番解释,是明心迹,也见心安理得了。这儿写身处县城,却透露了心地的静趣。

  景况也确是这样:“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这第二联写的正是适应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从首二句一气贯注而来。没有马迹过门,就是表明来访者稀少,为官很清闲。蝉声聒噪,充满庭院,是因无人惊扰,反觉闹中处静;写的满耳声音,却从声音中暗透一个“静”字。上句写出清闲,下句写出清静。正是于有声处见无声,反感静意笼罩。

  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这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带点小病,旧时往往成为士大夫的风雅事;病而不废吟咏,更显得闲情雅致。现今“休官”,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响,有所谓更高一层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禅”,所以第四联作者自问:“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何时能摒除一切萦心的俗务,求古先生(指佛)学这种禅观呢?观,即观照。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这样的境界,就是禅观(即禅理、禅道),是清闲、清静的更高一境。借禅理说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

  姚合是写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参考资料:
1、 韦立军 .《宋词鉴赏辞典》 :北京出版社 ,2009年05月 :15 .

xián--yáo

shíshūzhōngniánzhùzàichéng

guòménmǎnzháishìchánshēng

dàibìngyínsuīxiūguānmèngqīng

dāngxuéchánguānzhǐxiānshēng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粻,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彍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元和六年¹正月乙丑²(huì)³,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fù)草为船,载糗(qiǔ)(yú)(zhāng),牛繫(xì)(è)¹⁰下,引¹¹帆上樯¹²。三揖(yī)穷鬼而告之曰:“闻¹³¹⁴行有日矣¹⁵,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¹⁶,子啜(chuò)¹⁷一觞(shāng)¹⁸,携朋挈(qiè)¹⁹(chóu)²⁰,去故就新,驾尘彍(kuò)²¹,与电争先,子无底²²²³之尤²⁴,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译文:元和六年正月三十日,主人让名叫星的仆人结扎柳条为车,捆草为船,装上干粮,套好牛车,升起帆船,向穷鬼三次作揖并对他们说:“听说你们即将起程,不敢问你们要走哪条路,悄悄准备了车船,装了干粮,今天是吉时良辰,去哪里都是吉利的。请你们吃一顿饭,喝一杯酒,带领你们的朋友伙伴,离开旧寓去住新的住所,车扬尘,风鼓帆,比电光还迅速。你不至长久住在这里长久怨恨,我有资助送行的情谊,你们是否打算马上就走呢?”
注释:送穷: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后人在正月的晦日(月末)这一天,把稀饭和破衣陈列在门外祭奠他,号为“送穷”。穷,这里是困穷的意思,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不得意。¹元和六年:即公元811年。元和,唐宪宗年号。²乙丑:这里指正月三十日。³晦:每月最后一天。⁴主人:指作者自己。⁵使:派。⁶星:奴仆名。⁷结柳作车:用柳条编结成车。⁸糗:古代的一种干粮,米或麦炒熟后磨制成的粉。⁹粻:米粮。¹⁰轭:驾车时架在牲畜颈上的曲木。¹¹引:牵引。¹²樯:帆船上的桅杆。¹³闻:听说。¹⁴子:您,指穷鬼。¹⁵行有日矣:马上要走的意思。¹⁶子饭一盂:请您吃一顿饭。饭,这里作动词用,吃的意思。¹⁷啜:饮。¹⁸觞:酒器。¹⁹挈:领,带。²⁰俦:同伴,同一类人。²¹彍风:乘风。彍,张大。²²底:停止。²³滞:逗留。²⁴尤:过错。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xū)(chuā)¹(yōu)²,毛发尽竖,竦(sǒng)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³,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齑(jī)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xiù)臭香,糗粻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chóu),子苟备知,可数已不¹⁰?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译文:屏气细听,好像听到一种如咏似泣细碎不清的声音,让人不禁毛发都竖起来了,耸肩缩脖。那声音似有似无,过了好一会儿才能听分明。似乎有人说:“我和你相伴已经有四十年了。你在幼年时,我没有嫌弃你的幼稚无知,你读书耕田,求官职与功名,我始终跟随你,不改初衷。门户的神灵,呵我叱我,我忍受屈辱包涵容忍,心仍然专注于你,从没有想到别处去。你贬官广东,那里气候潮湿蒸闷,不是我的乡土,所以各种鬼都来欺负我。你在太学任国子博士那四年间,下饭的早餐是切碎的菜、晚餐是一把盐,只有我在保护你,别人都嫌弃你。从当初到如今,我不曾离开你,心里没有去别处的打算,嘴里也没有说过要走的话,你从哪里听到传闻,说我即将离去?一定是先生听信了谗言,存心和我疏远。我是鬼而不是人,哪里用得着车船,只需用鼻子嗅闻食物的气味便可果腹,干粮也是舍弃不带的。我孤身一人,谁是我的朋友伙伴?你如果全都知道,可否一一加以数说?你如果全都说出来,那就可称为圣人智者;真实情况既已揭露,我敢不躲开吗?”
注释:¹砉欻:声音细碎。²嚘嘤:声音夹杂。³孩提:幼儿。⁴我叱我呵:即呵叱我。⁵包羞:忍耻。⁶诡随:不得不假装顺从,也是忍气吞声的意思。⁷我非其乡:我不是这个地方的本地鬼。⁸朝齑暮盐:形容饮食清苦。齑,切碎的菜。⁹齅:“嗅”的古字。¹⁰不:同“否”。
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liè)¹手覆羹²,转喉³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jué)(yǎo),高挹(yì)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zhī)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jiá)¹⁰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zhì)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é)¹¹造讪(shàn)¹²,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译文:主人回答说:“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吗?你的伙伴,不是六也不是四,居十去掉五,满七减去二,各有主张,自有名字,使我动手就惹祸,一说话就触犯忌讳。凡是能使我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都是你们的主意。其一名叫智穷:刚强高尚,厌恶圆滑而喜欢正直,耻于做奸诈之事,不忍心伤害别人;其二名叫学穷:轻视术数名物一类学问,探究幽深微妙的道理,摄取各家学说,掌握精神要领;其三名叫文穷:一种技巧也不擅长,文章怪怪奇奇,不能在当时实施,只能用以自娱;其四名叫命穷:影子和体形不一样,脸丑心美,牟利退居人后,负责争于人先;其五名叫交穷:待朋友忠心耿耿,倾吐肺腑,抬起脚后跟站立盼望对方的到来,对方却把我视为仇敌。这五种穷鬼,是我的五种祸患。你们使我忍饥受冻,惹得别人起讹传造讥讽,你们能使我沉迷,别人离间不了。早上悔恨我的行为,傍晚却又恢复故态。你们卑劣无耻地纠缠我,刚把你们赶走转眼又回到我身边。”
注释:¹捩:扭,转。²覆羹:把汤翻到地上。³转喉:说话。⁴触讳:触动忌讳。⁵矫矫:方正的意思。⁶亢亢:高尚的意思。⁷摘抉:研究。⁸杳:深远。⁹微:微妙。¹⁰戛:敲打。¹¹讹:谣言。¹²讪:毁谤。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liáng)¹(yǎn)²³,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xiá)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wǎn)(yǎn),易一羊皮,饫(yù)于肥甘,慕彼糠糜(mí)。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译文:话没说完,五鬼就一起张眼吐舌,跳跃翻滚,拍手顿脚,互相瞧着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慢慢地对主人说:“你们知道我们的名字和我们的全部作为了,驱赶我们让我们走,实在是小聪明大糊涂。人生一辈子,有多长久?我们替你树立名声,可以流传百世。小人和君子,他们的心意是不同的。只要不趋时适俗,才和天理相通。携持美玉,却只换一张羊皮;吃饱了美好的食物,倒羡慕那糠粥,这世上理解你的人,谁能超过我们呢?你虽然遭到贬斥,我们也不忍心疏远你,如果你不相信我们的话,请你从《诗》《书》等经典中找到答案。”
注释:¹跳踉:跳跃。²偃:仰面跌倒。³仆:俯身跌倒。⁴黠:机灵,狡猾。⁵痴:呆笨。⁶琬琰:美玉。⁷饫:饱食。⁸甘:甜。⁹糠糜:糠粥。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¹之上座²
译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拱手称谢,把那柳条编的车、草扎的船烧掉,请穷鬼在贵客的座位上坐下。
注释:¹延:引进。²上座:贵宾的座位。

  这篇文章模仿扬雄《逐贫赋》的写法,借主人与“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的对话,以幽默嘲戏的笔调描绘了自己“君子固穷”的个性和形象,抨击了庸俗的人情世态,抒发了内心的牢骚和忧愤。文章开头写主人一本正经地恭送穷鬼的离去。随后,作者以三个自然段叙述自己不当穷而穷的意蕴,借穷鬼与自己的对话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平。最后出人意料地以“留穷”作结。全文意蕴上寓庄于谐,文字上寓谐于庄,情节波澜起伏、变化莫测,语言生动有趣、形神兼备,是体现韩愈奇崛文风的代表作品。

  文章从寻常的祭祀活动写起,说主人吩咐仆人在夜里把五个穷鬼送走,可是穷鬼不但不走,反而历数它与主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紧接着,穷鬼把自己四十多年来追随主人备尝艰苦的经历和自己的耿耿忠心诉说之后,责备主人听信谗言备船备车逐它们远去,并要求主人“尽言”之,即要求主人把理由说清楚。主人便把心中的牢骚娓娓道来,说是穷鬼使自己变得面目可憎、语言乏味,不合世俗潮流。再者,主人在讲述历经的五穷时,使用的“矫矫亢亢”“傲数与名”“不专一能”“影与形殊”“磨肌戛骨”等词,强烈地嘲讽了自己不合于世。但是主人话没说完,五鬼就告诫主人:这实为糊涂之举。人生短暂,荣华富贵只是一时的,而英名却是百世流传的。在主人遭到贬斥时,五鬼不忍心疏远他,他不应该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抛弃穷鬼。最后,主人若有感悟,便垂头丧气、拱手称谢,不但没有送走穷鬼,反而把他们尊为贵客——“延之上座”。

  文章写“送穷”,实则是“留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变化莫测,富有戏剧性,实在妙趣横生。语言生动有趣,模物状情,形神兼备,特别是寓庄于谐,反语迭出。因此,这是一篇很有思想性的讽刺文章,绝非“以文为戏”这般简单。它是出于士人睿智的反思,是对于儒家操守的明为质疑,实为宣扬的产物,不可认为是一般的笔墨游戏。

  这篇《送穷文》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揭示了士人生存窘境,道德品行才能上的“富有”及现实的失遇不得志——“穷”的冲突,也肯定了士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士人之“穷”不等于物质的贫乏,它是更高一层的存在意义上的“穷”。千古文人之“穷”不出于韩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穷。它包涵了士人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交友大到命运穷通,这是出于韩愈对于儒士个人生存困境细致入微的分析。

  《送穷文》的艺术魅力在于五穷是韩愈总结个人经历所得。其“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的“智穷”由上书郑余庆辩诉笞责军人一事可印证;“傲数与名”之“学穷”指韩愈不屑于研究数与名,而热衷于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文穷”指韩愈文章不与世俗同调,只求畅意自肆;“命穷”指做事认真负责,不谋私秘;“交穷”直率的个性,容易得罪他人。韩愈以诙诡之笔抒发了抑郁不得志的愤慨,留下了这篇千古奇幻之文。自嘲的笔调,戏剧性的对白,诙谐的风格,奠定了《送穷文》的文学成就。

参考资料:
1、 吴文治 等.韩愈及其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03-111
2、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912-916
3、 刘敏敏.浅谈咏贫类文学——以韩愈《送穷文》为中心.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3).

sòngqióngwén

hán tángdài 

    yuánliùniánzhēngyuèchǒuhuì zhǔrénshǐ使xīngjiéliǔzuòchē cǎowéichuán zàiqiǔzhāng niúèxià yǐnfānshàngqiáng sānqióngguǐérgàozhīyuē  wénxíngyǒu réngǎnwènsuǒ qièchuánchē bèizàiqiǔzhāng shíliáng xíngfāng fàn chuòshāng xiépéngqièchóu jiùxīn jiàchénguōfēng diànzhēngxiān zhìzhīyóu yǒusòngzhīēn děngyǒuxíng  

    bǐngqiántīng wényīnshēng ruòxiàoruò yōuyīng máojìnshù sǒngjiānsuōjǐng yǒuér jiǔnǎimíng ruòyǒuyánzhěyuē   shínián zàihái  xuégēng qiúguānmíng wéishìcóng biànchū ménshénlíng chì bāoxiūguǐsuí zhìzài qiānnánhuāng shuòshī湿zhēng fēixiāng bǎiguǐlíng tàixuénián zhāoyán wéibǎo rénjiēxián chūzhōng wèishǐbèi xīnmóu kǒujuéxíng tīngwén yúndāng shìxìnchán yǒujiàn guǐfēirén ānyòngchēchuán xiùchòuxiāng qiǔzhāngjuān dānshēn shuíwéipéngchóu gǒubèizhī shǔfǒu néngjìnyán wèishèngzhì qíngzhuàng gǎnhuí  

    zhǔrényìngzhīyuē  wéizhēnzhī zhīpéngchóu fēiliùfēi zàishí mǎnchúèr yǒuzhǔzhāng míng lièshǒugēng zhuǎnhóuchùhuì fánsuǒshǐ使miànzēng yánwèizhě jiēzhīzhì   míngyuēzhìqióng jiǎojiǎokàngkàng yuánfāng xiūwéijiān rěnshānghài míngyuēxuéqióng àoshǔmíng zhāijuéyǎowēi gāoqúnyán zhíshénzhī yòuyuēwénqióng zhuānnéng guàiguài shíshī zhī yòuyuēmìngqióng yǐngxíngshū miànchǒuxīnyán zhònghòu zàirénxiān yòuyuējiāoqióng jiá chūxīngān dài zhìchóuyuàn fánguǐ wéihuàn hán xīngézàoshàn néngshǐ使 rénnéngjiàn zhāohuǐxíng rán yíngyínggǒugǒu huán  

    yánwèi guǐxiāngzhāngyǎnshé tiàoliángyǎn zhǎngdùnjiǎo shīxiàoxiāng wèizhǔrényuē  zhīmíng fánsuǒwéi lìng xiǎoxiáchī rénshēngshì jiǔ míng bǎishì xiǎorénjūn xīntóng wéiguāishí nǎitiāntōng xiéchíwǎnyǎn yáng féigān kāng tiānxiàzhī shuíguò suīzāochìzhú rěnshū wèixìn qǐngzhìshīshū  

    zhǔrénshìchuítóusàng shàngshǒuchēngxiè shāochēchuán yánzhīshàngz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