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出自
《老子》
解释:损:减少。余:剩余。不然:不是这样。奉:奉献。全句译文: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
赏析: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做对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进而主张“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统治者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要想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就应该将自然规律运用到社会中来。
《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