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出自
《老子》
解释:(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赏析:此句强调了一种谦逊而不失坚定的品德态度,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和自制,在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