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
《贞观政要》
解释: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赏析:此句是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徵时所说之语,魏徵常痛切陈词,触及唐太宗思想深处的隐微,魏徵的犯颜直谏和唐太宗的从谏如流,虚怀若谷,成为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典范,留给后人宝贵的启示。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
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