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则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出自
《文心雕龙》
解释:山林原野的自然景象,确实是启发文思的宝库,表达得过于简单会导致遗漏,表达得过于详细会使人感到厌烦,屈原能深切地领会《国风》《九歌》写出《离骚》这样的作品,大概就是得力于大自然的帮助吧。
赏析:此句阐明了诗歌创作与自然景物关系的见解,肯定了客观物景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刘勰的“江山之助”论,起到了引导作家面向社会现实、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积极作用。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