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辨事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出自
《围炉夜话》
解释:心中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毫不犹豫地决定该怎么办;人能不忘记廉耻心,在社会上为人处世,自然就不会做出任何卑鄙污秽的事。
赏析:此句劝勉人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道德操守,不要被贪念和私欲所左右,要时刻铭记廉耻,从而在立身处世中不卑污、不堕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
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功、立言、立业”皆以 “立德”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