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摇大摆
(1) 大模大样的,故意摆出一付架势
⒈ 形容满不在乎、大模大样地走动。
引《儒林外史》第五回:“知县看了来文,掛出牌去。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老残走上,将差人一扯,説道:‘住手!’便大摇大摆走上暖阁。”
老舍《骆驼祥子》十五:“现在,她要捞回来这点缺欠,要大摇大摆的在街上,在庙会上,同着祥子去玩。”
形容自信或傲慢、得意扬扬的样子。
【解释】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示例】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近义词】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大模大样、趾高气扬、气宇轩昂
【反义词】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语法】大摇大摆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或动物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