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笑大方
(1)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笑
⒈ 后因以“貽笑大方”谓被有识者嗤笑。
引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镜花缘》第十七回:“婢子以此细事上瀆高贤,真是貽笑大方。”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四章:“今容我检之来,第恐貽笑大方耳。”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他们说年青人作品幼稚,贻笑大方。”
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参见「见笑大方」条。
【解释】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示例】去岁路过贵邦,就要登堂求教;但愧知识短浅,诚恐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进谒。(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近义词】见笑大方、遗笑大方、见笑于人
【语法】贻笑大方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