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达意
(1) 言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⒈ 谓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
所用的言词无法适切表达心意。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词不达意,余尝叹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也作「辞不达意」、「辞不意逮」。
【解释】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示例】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近义词】言不尽意、拐弯抹角
【反义词】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语法】词不达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