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自若
(1) 形容在使人十分为难的或烦乱的情况下表现得沉着冷静和镇定
⒈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临事从容镇定。
引《金史·颜盏门都传》:“门都性忠厚谨慤,安置营壁,尤能慎密。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李大钊《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在这变异时境中能泰然自若而有几分应付变异的成功者,便对于一般人民成为有不平等关系的优者强者,而得一般劣者弱者的敬仰。”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九章:“他内心里警惕,但脸上却显出泰然自若的神情。”
形容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
【解释】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示例】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华而实《汉衣冠》三)
【近义词】安之若素、若无其事、神色自若、谈笑自若、从容不迫、行若无事、泰然处之、不动声色、处之泰然、坦然自若
【反义词】忐忑不安、心惊肉跳
【语法】泰然自若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