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
(1) 心里想做,但能力达不到
⒈ 想做某事而力量达不到。
引《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归等屡涉戎场,便利击刺;京师士众,未习军旅,虽皆义勇,力不从心。”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只是小娘子千金声价,小可家贫力薄,如何摆布,也是力不从心了。”
朱自清《选诗杂记》:“动手的时候并不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假如不曾作到相当地步,那是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
心里想做某事,力量却无法达到。《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莎车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也作「力不副心」、「力不从愿」。
【解释】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 序言》)
【近义词】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余力绌、力所不及、鞭长莫及、独木难支、力有未逮、力不能及、爱莫能助、心长力短
【反义词】得心应手、力所能及、随心所欲、量力而行、举重若轻、力挽狂澜、量体裁衣、蚍蜉撼树
【语法】力不从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