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鼎足之势dǐngzúzhīshì

(1) 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2) 亦说“鼎足之形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参见“鼎足而立”。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晋书·皇甫谧传》:“故冯以弹剑感主, 女有反赐之説, 项奋拔山之力, 蒯陈鼎足之势, 东郭劫於田荣,颜闔耻於见逼。”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国语词典:

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出处】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示例】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形成鼎足之势。

【近义词】鼎足而立、三足鼎立、三分鼎足

【语法】鼎足之势偏正式;作宾语;指三方面相持。

鼎足之势

  • 鼎足之势,汉语成语,
  • 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 释义为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