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胆
(1) 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⒈ 见“提心吊胆”。亦作“提心弔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引《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弔胆,告天许愿。”
《红楼梦》第六五回:“起先娶奶奶时,若得了这样的人,小的们也少挨些打駡,也少提心弔胆的。”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我没睡好,提心吊胆的,怕把我拉走当壮丁去!”
形容心理上、精神上担忧恐惧,无法平静下来。《西游记.第一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只要寻得袈裟,各全性命不题。」《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有的说与其在家提心吊胆,自然是出门快乐了。」也作「提心吊胆」、「提心在口」、「悬心吊胆」。
【解释】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示例】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近义词】担惊受怕、心惊胆战
【反义词】心安理得、谈笑自若、处之泰然、悠然自得、处之袒然、高枕无忧、逍遥自在、多愁善感
【语法】提心吊胆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