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脱逃
(1) 军人逃离战场。比喻遇事畏缩不前
(2) 指在枪林弹雨中潜逃
⒈ 临作战时逃跑。亦喻事到临头畏缩逃避。
引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这些‘文学青年’也许不肯去,也许很少肯去,也许去了会有许多‘临阵脱逃’,但是,文学青年不一定是贵公子,也有贫苦的。”
夏衍《心防》第三幕:“临危受命于先,哪儿能临阵脱逃于后。”
江西民歌《十送郎》:“四送我郎当红军,服从命令听指挥,临阵脱逃是丑事,革命史上有污名。”
军人临到上阵作战时却逃跑了。意谓临场退怯。
【解释】脱:离开。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指贪生怕死;没有胆量。
【出处】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示例】一有义务劳动,他就临阵脱逃,不是有事,就是有病。
【近义词】惊惶万状、贪生怕死、惊慌失措、畏缩不前、逃之夭夭
【反义词】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语法】临阵脱逃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