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不振
(1) 精神沮丧、抑郁
⒈ 衰颓而不振作。
引宋马永卿辑《元城语录解》卷上:“至於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元刘祁《归潜志》卷八:“作文字无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观。”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若不通权达变,因时制宜,终难富强……风俗政治委靡不振。”
形容精神不振作,士气低落。《明史.卷二○九.冯恩传》:「刑部尚书王时中进退昧几,委靡不振。」也作「萎靡不振」。
【解释】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示例】无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气,然后象个病人一样委靡不振地站在那里。(曲波《林海雪原》一七)
【近义词】萎靡不振、暮气沉沉、灰心丧气
【反义词】精神抖擞、发愤忘食、容光焕发、气宇轩昂、神采飞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语法】委靡不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