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泛指淫靡的音乐。
指靡丽的文风。
⒈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引《礼记·乐记》:“郑衞之音,乱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乐。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光武﹞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衞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衞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⒊ 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引梁孝元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郑卫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示例】明·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耳。”
【近义词】郑卫之曲、靡靡之音、濮上之音
【语法】郑卫之音作宾语;指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