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示例】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2章:“‘三国’上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就是事先算好了么!”

【语法】草船借箭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典故)

  •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
  • 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