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由衷
(1)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
⒈ 亦作“言不由中”。
引语本《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自是泽不復与府中谋议”注引宋汪伯彦《建炎中兴日历》:“王语伯彦等曰:‘ 宗泽渡河,方到趣行,言不由衷。’”
清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孙犁《秀露集·关于诗》:“不合情理的,言不由衷的,没有现实根据的夸张,只能使诗格降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忆之也。”
言词与心意相违背。如:「他一向讨厌交际场合,因为人们说的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应酬话。」也作「言不由中」。
【解释】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示例】清 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近义词】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心口不一、有口无心、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口口声声、叶公好龙
【反义词】由衷之言、出自肺腑、言为心声、心口如一、肺腑之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甜言蜜语
【语法】言不由衷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