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
(1) 指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⒈ 后以“和衷共济”表示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引《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
明陈子龙《论召对内降疏》:“在陛下渊衷,以方諭大臣和衷共济,恐宪臣戇直,奏对之际,復生异同。”
清秋瑾《精卫石》弹词:“和衷共济勿畏难,锦绣江山须整顿。”
老舍《赵子曰》第二:“遇到国家、社会、学校发生重大事故的时候,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
和衷,语出《书经.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共济,语出《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和衷共济比喻彼此同心协力,共渡困难。
【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示例】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近义词】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同心协力、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同心合力、同气连枝
【反义词】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语法】和衷共济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