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断丝连
(1) 似是分离,却仍有牵连。过去多指男女间的情思难断
⒈ 亦作“藕断丝联”、“藕断丝长”。
引语本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清王士禛《师友诗传续录》四一:“或论絶句之法,谓絶者截也,须一句一断,特藕断丝连耳。”
梁斌《红旗谱》四二:“她又不肯一下子斩断、藕断丝连地拖着。”
宋黄机《满庭芳·次仁和韵时欲之官永兴》词:“人道郴阳无雁,奈情钟藕断丝联。”
《花月痕》第五回:“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莲藕折断了,藕丝仍相连。语本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比喻表面关系断绝,实际仍有牵连。多指男女间情意未绝。《花月痕.第一二回》:「鸨儿爱钞,姐儿爱俏;所以藕断丝连,每瞒他嬷给他许多好处。」
【解释】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出处】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示例】算了吧,你也不必看得过于眼紧,反正他们是藕断丝连的。(欧阳山《三家巷》二二)
【近义词】难舍难分、拖泥带水、纠缠不清、不解之缘
【反义词】一刀两断
【语法】藕断丝连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男女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