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励精求治”。
⒈ 同“励精求治”。
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
《明史·杨士奇传》:“当是时,帝励精图治, 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
冰心《三寄小读者》九:“这对于现在我国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的大好形势,是极不相宜的。”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元史.卷一三六.拜住传》:「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也作「厉精图治」。
【解释】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示例】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 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近义词】雄才大略、奋发图强
【反义词】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纵逸酣嬉、苟且偷安
【语法】励精图治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