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
(1) 指缺乏刺激、味道或兴趣
(2) 缺乏特色,温和平淡
(3) 单调而平凡地进行
(4) 单调得令人难受的或令人讨厌
(5) 令人腻味的老一套
(6) 无特色
⒈ 亦作“平澹无奇”。平平常常,无奇特之处。
引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既诊视,留一方而去,药极平淡无奇。”
清谭嗣同《仁学》十:“童而精少,老而闭房,鸟兽方春而交,轮轴缘汽而动。平澹无奇,发於自然。”
茅盾《蚀·幻灭七》:“但‘希望’转成‘事实’而且过去以后,也就觉得平淡无奇。”
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谁说草原平淡无奇,当你真去亲近它时,它对你可展开了全部的奥秘。”
事物平凡,没有特色。
【解释】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示例】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郭沫若《涂家埠》八)
【近义词】庸庸碌碌、平铺直叙、枯燥无味、味同嚼蜡、非驴非马
【反义词】不同凡响
【语法】平淡无奇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文章、说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