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人情
(1) 言行与人情世故有违背的
⒈ 不合乎人之常情。
引《庄子·逍遥游》:“大有逕庭,不近人情。”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苏老泉见安石衣服垢敝,经月不洗面,以为不近人情,作《辨姦论》以刺之。”
曹禺《日出》第二幕:“一起玩玩,不要这样不近人情。”
性情乖异,行为不合人之常情。
【解释】近:接近。不合乎人的常情。后指性情或言行怪僻;不合情理。也作“不近情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示例】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不近人情。(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二回)
【近义词】冷若冰霜、拒人千里、悖理违情、蛮横无理
【反义词】通情达理、合情合理、入情入理
【语法】不近人情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言行不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