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
(1) 唐朝张环權《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⒈ 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引《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鋭,散霞五色物华新。”
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崇禎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
【解释】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不着边际
【语法】入木三分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