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伏夜行的近义词
词语解释:

白天隐伏,夜里行走。一种隐蔽行动。

引证解释:

⒈ 白天隐伏,夜里行走。一种隐蔽行动。参见“昼伏”。

《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昼伏夜行,求謁更始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为郡功曹。”
《魏书·萧宝夤传》:“文荣(华文荣 )与其从子天龙、惠连等三人,弃家将宝夤遁匿山涧,赁驴乘之,昼伏夜行, 景明二年至寿春之东城戍。”
《元史·张晋亨传》:“晋亨跋涉险阻,昼伏夜行,仅免於难。”
陈毅《寄友》诗:“风吹雨打露霑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网络解释:

成语解释

【解释】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行动。伏:藏躲;行:赶路。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示例】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陈毅《寄友》

【近义词】昼伏夜动、昼伏夜游

【反义词】日夜兼程

【语法】昼伏夜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秘密赶路。

昼伏夜行

  • 昼伏夜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hòu fú yè xíng,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