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喫力不讨好”。费力而得不到好效果。
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每见今人知集中诗缺某体,故晚年必补作此体,以补其数,往往喫力而不讨好。”
瞿秋白《乱弹·画狗罢》:“这固然是偷巧的办法,然而也是常常容易吃力不讨好的。”
费了许多力气不但得不到回报,反遭人嫌弃。
如:「枉费我如此尽心的做事,结果还被嫌这嫌那的,真是吃力不讨好。」
【解释】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示例】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严格说来,诗歌的翻译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近义词】费力不讨好、劳而无功、徒劳无益、心劳日拙、枉用心机
【语法】吃力不讨好作定语、分句;指白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