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
(1) 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比喻仇恨极深
⒈ 谓不共存于人世间。喻仇恨极深。
引语出《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我国家之於金虏,盖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
《说唐》第十五回:“老太爷尽忠被戮,理当不共戴天,奈何欲弃南阳,逃遁他方,而不念君父之仇乎?”
萧三《片山潜的手》诗:“他们誓死驱逐你这万恶的倭寇!他们誓死要报这不共戴天之仇!”
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雠岂容不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解释】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示例】这亘古未有的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齐怀《刑场上的婚礼》)
【近义词】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你死我活、誓不两立、令人切齿、令人发指
【反义词】相依为命、唇齿相依、亲同手足
【语法】不共戴天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有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