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
(1) 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⒈ 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学识渊博。
引《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邇,愿加三思。”
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子大夫博古通今,夙抱经济之藴,其据经以对,毋有所隐。”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夫所贵乎通儒者,博古通今,审时度势。”
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自由谈》的投稿者,常有博古通今的人,我以为对于这工作是很有胜任者的。”
学问渊博,通晓古今。《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丕八岁能属文,有逸才,博古通今,善骑射,好击剑。」《镜花缘.第五回》:「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也作「博古知今」、「通今博古」。
【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示例】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近义词】满腹经纶、真才实学、见多识广、博学多闻、见闻广博
【反义词】不学无术、寡见少闻、孤陋寡闻、井蛙之见
【语法】博古通今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