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人物
(1) 原义是指很有才学而又洒脱不拘的才子,今义是指英俊杰出对一个时代有影响有贡献的人物
⒈ 英俊潇洒、杰出不凡的人物。
引唐陈叔达《答王绩书》:“至若梁、魏、周、齐之閒,耳目耆旧所接,风流人物,名实可知,衣冠道义,謳謡尚在。”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⒉ 花哨轻浮或不拘礼法的人。
引《水浒传》第二回:“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 神宗皇帝的駙马。他喜爱风流人物,正用这样的人。”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我们风流人物,只要才子佳人会合,一房两房,何足为奇!”
《红楼梦》第九三回:“更兼贾芹也是风流人物,打量芳官等出家,只是小孩子性儿,便去招惹他们。”
杰出的人物。
【解释】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示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 雪》)
【近义词】风云人物
【反义词】芸芸众生
【语法】风流人物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