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1)闪失
(2) 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
⒈ 亦作“错悮”。
⒉ 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
引《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胜不能觉,谓之信然” 裴松之注引《魏末传》:“太傅语言错误,口不摄杯,指南为北。”
《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失言。伏愿审思,无令错误也。”
宋曹士冕《法帖谱系·乌镇本》:“此刻字画甚差,肥而极有笔意,颇胜诸帖,惜其间错悮数字为可恨耳。”
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纠正过去把集中在凤凰、乾城、永绥三县的苗族同胞当成被征服者的错误看法。”
⒊ 不正确的认识、行为、动作等。
引唐李白《古风》之五十:“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元史·耶律希亮传》:“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验》:“验针灸处,是否穴道,有无错悮致死。”
毛泽东《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⒋ 错过;耽误。
引宋王禹偁《稠桑坡车覆》诗:“已被文章相错误,謫官犹载一车书。”
清盛枫《盆花》诗:“遭逢既错误,培覆从其类。”
郭沫若《集外·叹逝》:“他只恨错误了的青春,永远归了过去!”
不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