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1) 九个人放牧十只羊。比喻官员太多,政令不一,使别人不知所从(见于《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又 唐· 刘知几《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⒈ 比喻民少官多。
引《隋书·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於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明史·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璉 、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 、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復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
⒉ 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引唐刘知几《史通·忤时》:“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 杨令公则云‘必须直词’, 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故臣谓南北两部当受中部节制,而中部诸营,南北部大将亦得过而问焉。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十只羊,有九个牧人。比喻民少官多。《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明史.卷一六四.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亦可喻政令不一,无所适从。《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今史官注记,类禀监修,或须直辞,或当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唐.刘知几《史通.卷二○.忤时》:「扬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解释】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出处】《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示例】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近义词】僧多粥少、人浮于事
【语法】十羊九牧复句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