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约而伐魏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
  秦国、赵国商定一起进攻魏国,魏王很担忧。芒卵说:“大王不要忧虑,臣下请求派张倚出使,对赵王说:‘邺地,寡人依照本来的情形就不该再占有了。观在大王收拢秦国进攻魏国,寡人请求用邺地来侍奉大王。’”赵王很高兴,召来赵国裙国命令他说:“魏王请求用邺地来服事寡人,让寡人与秦国断交。”赵国相国说:“拉拢秦国进攻魏国,好处也无法超越得到邺地。现在不用出兵就能得到邺地,请您答应魏国。”

  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报魏?”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
  张倚于是对赵王说:“敝国献城的官吏已经在邺地了,大王将要用什么来回报魏国呢?”赵王就下令关闭通往泰国的关隘同秦国断交。

  芒卯应赵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郊邺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秦。
  芒卯应付赵国的使者说;“敝国服事大王的原因,是为了保全邺地。观在献出郧地,是使者的罪。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