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伐楚

  四国伐楚,楚令昭雎将以距秦,楚王欲击秦。昭侯不欲。桓臧为昭雎谓楚王口:“雎战胜,三国恶楚之强也,恐秦之变而听楚也,必深攻楚以劲秦。秦王怒于战不胜,必悉起而击楚,是王与秦相罢,而以利二国也。战不胜秦,秦进兵而攻,不如益昭雎之兵,令之示秦必战。秦王恶与楚相弊而令天下,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秦、楚之合,而燕、赵、魏不敢不听。三国可定也。”
  秦、齐,韩、魏四国联合攻打秦国,楚王命令昭雎率领军队抵御秦兵。楚王想要进攻秦国,昭雎却不想这样做。桓臧替昭雎对楚王说:“如果昭雎取得了胜利,其它三国就会憎恨楚国的强大,担心秦国改变主意而听从楚国:三国必定加强对楚国的进攻以便增强泰国的信心。如果秦王被战争不胜所激怒,一定发动全部兵力进攻楚国,这样大王就要跟泰国互相疲劳作战,而使齐、韩、魏三国获得利益。如果我们不能战胜秦国,秦国就会发兵攻打我国。因此不如增强昭雎的兵力,让他做出决战的样子给秦国看。秦王本来就讨厌和楚国进行疲劳战而使天下诸侯得利,这样秦国就可能割让一点土地以结束战争。如果秦国、楚国联合,燕国、赵国、魏国就不敢不听从,三国就安定下来了。”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