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取楚汉中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兰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兰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秦国夺取楚国的汉中之后,又与楚军在蓝田交战,大败楚军。韩、魏两国听到楚国陷入困境,就向南面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王率领军队失败而归。来齐、韩、魏三国又合谋进攻楚国,唯恐秦兵救助楚国,有人建议薛公田文说,“可以先派使者去告诉楚王说:‘现在三国的军队准备离开楚国,如果楚国能够响应我们共同攻打秦国,别说是蓝田,再多的地方还怕难以得到手吗?更何况楚国失去的旧地?’楚国早就怀疑秦国未必肯予救助自己,如今叉听说三国退兵攻秦,那么楚国的响应必定会更加卖力,这就造成楚国想和三国谋划进攻秦国的局面了。若是秦国知道了这件事情,必定不肯救助它。这样三国再反过来加紧进攻楚国,楚国一定要到秦国去告急;秦国就越发不敢出兵,这就是我们离间秦国攻打楚国之计,此次出兵必建大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有功。
  薛公田文说:“好。”于是就派出特使出使楚国。楚国果然极力响应。到这时三国才全力攻打楚国,楚国真的向秦国告急,秦国自然不敢出兵。结果三国大胜,战果辉煌。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