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室。管、蔡、康叔、曹、郑,或过或损。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太史公说:殷朝以前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封爵的情况已不可考知了。周朝的封爵有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封伯禽、康叔于鲁、卫两地,受封的地域各为各四百里,这是为了表示亲近亲属的情谊,同时也是对有德之人的褒奖。太公吕望封于齐,兼有五个侯爵的封地,这是对他为国家操劳而表示尊崇。武王、成王、康王时期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其中与周室同姓者就有五十五个,他们的封地最大不过百里,最小者只有三十里,依靠他们来辅卫王室。之后管叔、蔡叔、康叔和曹、郑始封之君,(他们的封地)有的超过爵位应得之数,有的则被削减了。厉王、幽王以后,周室衰败,争强称霸的诸侯国兴盛起来,周天子的力量微弱,无力纠正。这并不是(周王)道德不纯一,而是形势衰弱的缘故。

  汉兴,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而功臣侯者百有余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于胡、越。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汉朝兴起以后,封爵为王、侯二等。在高祖末期曾立下誓言,不是刘氏而称王者,或没有功劳不是天子所封而称侯者,天下的人都可以共同讨伐他们。高祖的子弟同姓而被封为王者有九个,唯独长沙王是异姓王,而有功之臣被封为侯者有一百多人。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国和代国;常山以南,太行以东,过黄河、济水,以及阿、甄以东一直到海边,为齐国和赵国;从陈以西,南至九疑山,东含江、淮、谷、泗,直到会稽,为梁国、楚国、淮南国、长沙国,这些国的外围都和胡、越接壤。而内地北到太行山以东,都是诸侯王的封地,大的诸侯王国有五六个郡,数十个城池,他们设置的百官,和建造的宫观,已经超过了规定,几乎跟天子相同。当时汉朝廷只占有河东、河西、河南、东郡、颖川、南阳,以及从江陵以西至蜀地,北从云中至陇西,加上内史共十五个郡,而公主列侯的食邑多数都在这些地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因为天下初定时,骨肉同姓者较少,所以需要广泛增强汉室子弟的力量,用以镇抚四海,保卫天子。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zhé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汉朝平定天下以后百年之间,诸侯王与天子的关系愈渐疏远,有的诸侯王骄奢起来,习惯于听从奸邪之臣的计谋去做淫乱之事,严重者谋反叛逆,轻微者不遵循国家法度,以致危及到自身性命,最后丧身亡国。天子借鉴上古政治的办法,然后加赐恩惠,使诸侯王得以施恩惠于子弟,并将国邑分封给他们。所以齐分为七国,赵分为六国,梁分为五国,淮南分为三国,连同天子的支庶子被分为王者、诸侯王的支庶子被分为侯者,一共有一百多个。吴楚反叛的时期,有的诸侯王先后因犯罪而被削减封地,因此燕、代失去了北部的郡,吴、淮南、长沙失去了南部的郡,齐、赵、梁、楚的支郡和名山、陂海也都被朝廷收回由朝廷直接管辖。诸侯的势力逐渐被削弱,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对上足以完成贡职,对下足以供养祭祀,用来藩卫京师。而汉王朝直辖的郡有八九十个。交错在诸侯王国之间,就像犬牙一样相互交错地衔接,朝廷控制着要塞和有利地势,从而形成了本干强大、枝叶弱小的形势,使尊卑分明,所有的事情也就各得其所了。

  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
  作为臣子,我司马迁恭谨慎重地记载了高祖以来至太初间的各诸侯国的情况,用列表的方式记录它们自始封年用以下各国兴衰损益的时间,使后世得以观览,从中吸取教训。现今朝廷形势虽然强盛,但仍要将以仁义为本作为治国的根本。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