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十二年

  【经】
  【经】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十二年春季,周历三月庚午日,有日食。

  夏,楚人灭黄。
  夏季,楚国灭掉黄国。

  秋七月。
  秋季七月,无事。

  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冬季十二月丁丑日,陈侯杵臼去世。

  【传】
  【传】

  十二年春,诸侯城卫楚丘之郛,惧狄难也。
  十二年春季,诸侯在卫国的楚丘建筑外城,这是因为担心狄人来犯。

  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
  黄人依靠诸侯和齐国和睦,不向楚国进贡,说:“从郢都到我国有九百里,楚国哪能危害我国?”夏季,楚国就灭亡了黄国。

  王以戎难故,讨王子带。
  周襄王由于戎人骚扰的缘故,讨伐王子带。

  秋,王子带奔齐。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晋。
  秋季,王子带逃亡到齐国。冬季,齐桓公派遣管仲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派隰朋让戎人和晋国讲和。

  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周襄王以上卿的礼节设宴招待管仲。管仲辞谢说:“陪臣是低贱的官员。现在有天子所任命的国氏、高氏在那里,如果他们按春秋两季接受天子的命令,又用什么礼节来待他们呢?陪臣谨请辞谢。”天子说:“舅父,我赞美你的功勋,接受你的美德,这可以说是深厚而不能忘记的。去执行你的职务吧,不要违抗我的命令!”管仲最终还是接受了下卿的礼节而回国。君子说:“管氏世世代代受到祭祀是多么恰当啊!谦让而不忘记爵位比他高的上卿。《诗》说:‘和蔼平易的君子,就是神明所保佑的了。’”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