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方

  四君子汤:(一三五) 方在补阵一。

  治脾肺气虚诸证。

  六君子汤:(一三六)方在补阵五。

  治脾胃虚弱呕吐等证。

  五味异功散:(一三七)方在补阵四。

  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等证。

  四物汤:(一三八)方在补阵八。

  治一切血虚等证。

  八珍汤:(一三九)方在补阵十九。

  治气血两虚。

  十全大补汤:(百四十)方在补阵二十。

  治气血俱虚,大补元气。

  独参汤:(一四一)方在补阵三五。

  治气虚气脱,挽回元阳。

  归脾汤:(一四二) 方在补阵三二。

  治心脾虚损。

  参术汤:(一四三) 方在补阵四十。

  治气虚泄泻呕吐等证。

  参术膏:(一四四)方在补阵三九。

  治中气虚弱,诸药不应者。

  参苓散:(一四五)方在补阵五三。

  治睡中出汗。

  参附汤:(一四六) 方在补阵三七。

  治真阳虚极,喘急呃逆。

  参苓白术散:(一四七)方在补阵五四。

  治脾胃虚弱,食少吐泻。

  理中汤:(一四八)方在热阵一。

  治上中二焦虚寒诸证。

  生脉散:(一四九)方在补阵五六。

  治热伤元气,止渴消烦,定咳嗽喘促。

  五福饮:(百五十)方在新补六。

  补五脏虚损。

  五君子煎:(一五一)方在新热六。

  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理阴煎:(一五二) 方在新热三。

  治脾胃虚寒诸证。

  温胃饮:(一五三) 方在新热五。

  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少食。

  养中煎:(一五四)方在新热四。

  治中气虚寒呕泄。

  参姜饮:(一五五)方在新热八。

  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

  六味回阳饮:(一五六) 方在新热二。

  治阴阳将脱等证。

  六味异功煎:(一五七)方在新热七。

  治脾胃虚寒,吐泻兼滞者。

  六味丸:(一五八)方在补阵百二十。

  壮水补肾。

  八味丸:(一五九)方在补阵一二一。

  益火补阳。

  胃关煎:(百六十) 方在新热九。

  治脾胃虚寒泻痢。

  佐关煎:(一六一)方在新热十。

  治生冷伤脾泻痢。

  五德丸:(一六二)方在新热十八。

  治脾肾寒滞,一切泻痢飧泄。

  二陈汤:(一六三) 方在和阵一。

  和脾消痰。

  芍药枳术丸:(一六四)方在新和十六。

  健脾消积,止腹痛,除胀满。

  枳术丸:(一六五)方在和阵七九。

  健脾胃,消食积。

  大和中饮:(一六六) 方在新和七。

  治饮食留滞。

  小和中饮:(一六七)方在新和八。

  治胸膈胀满,脾胃不和。

  四顺清凉饮:(一六八)方在攻阵二五治血热壅滞秘结。

  青州白丸子:(一六九)方在和阵百十二。

  治风痰呕吐,牙关紧急。

  泻青丸:(百七十)方在寒阵一五一。

  治肝火急惊目赤。

  扫虫煎:(一七一)方在新和十四。

  治诸虫上攻,胸腹作痛。

《景岳全书》,明代张景岳撰,六十四卷。首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论,博采历代医家精义,并结合作者经验,自成一家之书。《全书》成于景岳晚年,在其殁后刊行。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载述诊家要语。再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又《本草正》,论述药味约三百种。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别论补、和、寒、热、固、因、攻、散等“八略”。此外,并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