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阵

  (《局方》)二陈汤: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生冷,或饮酒过多,脾胃不和等证。

  陈皮 半夏(制,各三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钟,姜三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加减二陈汤:治呕吐吞酸,胃脘痛,呃逆。

  即前方加丁香九粒,气滞甚者,可加一二钱。

  (丹溪)加味二陈汤:治食郁瘀滞,胸膈不快。

  苍术(米泔浸) 白术(炒) 橘红 半夏(泡) 茯苓 川芎 香附(各八分) 枳壳 黄连(姜炒) 甘草(各五分,水盏半,煎八分,食前稍热服。

  二术二陈汤:治一切呕吐清水如注。

  苍术(土炒) 白术(炒) 陈皮 半夏(制)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宣明》)黄芩二陈汤:治热痰。

  黄芩 陈皮 半夏 茯苓(等分) 甘草(减半)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辩疑》)柴葛二陈汤:治一切疟、暑、湿、劳、食等证。

  柴胡 干葛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术 苍术(制) 川芎 黄芩(各等分,若阴疟除此味)水二钟,姜三片,煎服。内干葛、川芎、苍术,乃发散之剂,若久疟及发散过者除之。

  阳分汗多,加人参、黄 ,去干葛;阴分虚者,加酒炒芍药、当归、生地;久疟,微邪潮热,加四君子汤,去祛邪之药;若欲截疟,加常山、槟榔、青皮、贝母各一钱。

  桂附二陈汤:方在热阵。治寒疟厥冷。

  (《金匮》)小半夏汤:治呕吐,谷不得下,及心下有饮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局方》用半夏五钱,生姜二钱半,水一钟半,煎服。

  (《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即前方加茯苓三两,煎法同。

  (《金匮》)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而心下痞硬者。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三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御药》)大半夏汤:一名橘皮汤。治痰饮及脾胃不和。

  半夏 陈皮 白茯苓(各二钱)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温服。

  茯苓半夏汤:治呕吐哕,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惊悸,及小儿等病。

  白茯苓(二两) 半夏(五钱)

  上每服三、五、七钱,姜、水煎服。

  (《宣明》)橘皮半夏汤:治痰涎壅嗽久不已者,常服润燥解肌热止嗽。

  陈皮(五钱) 半夏(制,二钱半)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温服。

  (《灵枢》)秫米半夏汤:久病不寐者神效,世医鲜用之。

  秫米(一升) 半夏(五合)

  上用千里长流水八升,扬之万遍,取清者五升,煮秫米、半夏,炊以苇薪,令竭至一升半,去渣,饮汁一小杯,日三服。其新病者,覆杯即卧,汗之即已;久病者,三日已也。

  (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眩晕,及足太阴痰厥头疼。

  半夏(钱半) 白术 神曲(炒,各一钱) 麦芽 陈皮(各钱半) 人参 黄 茯苓 苍术 天麻泽泻(各五分) 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八分,食远热服。

  (《金匮》)黄芩半夏生姜汤:治干呕而利者。

  黄芩 生姜(各三两) 炙甘草 芍药(各二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个)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东垣)平胃散:治脾胃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呕哕恶心,吞酸噫气,体重节痛,自利霍乱,噫膈反胃等证。

  浓朴(姜制炒) 陈皮(去白,各五两) 苍术(去皮,米泔浸炒,八两) 炙甘草(三两)本方加人参、茯苓各二两,即名参苓平胃散。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渣温服。或去姜枣,入盐一小捻,单以沸汤点服亦可。如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如饮食不化,加神曲、麦芽、枳实;如胃中气痛,加木香、枳实或枳壳;如脾胃困倦,加人参、黄 ;如有痰,加半夏;如便硬腹胀,加大黄、芒硝;如脉大内热,加黄连、黄芩。

  调气平胃散:治胃气不和,胀满腹痛。

  浓朴(制) 陈皮 木香 乌药 白豆蔻 砂仁 白檀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 苍术(钱半)藿香(一钱二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钱氏)益黄散:治脾土虚寒,寒水反来侮土而呕吐不食,或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手足逆冷等证。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炮去皮) 炙甘草(各半两) 丁香(二钱)

  上每服四钱,水煎服。

  藿香正气散:治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疼寒热,或霍乱泄泻,痞满呕逆,及四时不正之气,疟痢伤寒等证。

  藿香 紫苏 桔梗 白芷 大腹皮(各一钱)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术 浓朴(各八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热服取汗。

  不换金正气散:治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发寒热,或作疟疾,或受山岚瘴气等毒。

  浓朴(姜制) 藿香 半夏 苍术(米泔浸) 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姜、枣、水煎服。

  (陈氏)不换金正气散:治感冒风寒,或伤生冷,或瘴疟,或疫疠。

  苍术(米泔浸炒) 浓朴(姜汁炒,各四两) 橘红(三两) 炙甘草 半夏(制) 藿香(各二两)人参 木香(湿纸裹煨) 白茯苓(各一两)

  上每服一两,姜、枣、水煎服。

  (徐氏)正气散:正胃气,进饮食,退寒疟、食疟、瘴气,脾胃滞者,用之为宜。

  藿香 草果(各二两) 半夏(制) 陈皮 浓朴 砂仁 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七片,枣三枚同煎,俟疟未发前,和渣服。

  (《济生》)大正气散:治脾胃不和,为风寒湿气所伤,心腹胀闷,有妨饮食。

  白术 陈皮(各二钱) 半夏(制) 藿香叶 浓朴(姜炒) 桂枝 枳壳 槟榔 干姜(炮,各钱) 甘草(炙,五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时温服。

  (东垣)升阳益胃汤:治秋燥令行,湿热少退,脾胃虚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四肢不收,口苦舌干,饮食不消,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良方》无黄 、甘草、半夏、芍药四味。

  人参 炙甘草 半夏(脉涩者宜用,各一钱) 黄 (二钱) 白术(三分) 白芍 防风 羌活独活(各五分) 柴胡 茯苓(小便利者勿用) 泽泻(不淋者勿用,各三分) 陈皮(四分) 黄连(二分)。

  上 咀。每服三钱,渐加至五钱,生姜五片,枣二枚,水三钟,煎一钟,早饭、午饭之间温服。忌语话一二时,及酒湿助火之物。服药后,如小便毕而病反增,是不宜利小便也,当去茯苓、泽泻。若得喜食增食,初一二日间不可太饱,恐药力尚浅,胃气再伤,不得转运也。或用美食以助药力而滋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沉降也。亦可小役形体,使胃气升发,切勿大劳,致令复伤,但以胃气安静为尤善。

  海藏白术汤:治风湿恶寒脉缓。

  白术 防风 甘草上 咀,加生姜煎服。

  (《济生》)白术汤:治五脏受湿,咳嗽痰多,气喘身重,脉濡细。

  白术 橘红 半夏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食远服。

  (《良方》)三味白术汤:方在妇人。治妊娠内热心痛。

  (《良方》)四味白术汤:方在妇人。治妊娠胃虚恶阻。

  白术散:治自汗盗汗极效。

  白术(半斤)

  上将白术切成小块,用浮麦一升,水一斗,同煮干,如白术尚硬,再加水煎透烂,取起切片,焙干为末,每服二三钱,仍用浮麦煎汤,食远调服。如治小儿,以炒黄 煎汤,量儿大小与服。忌萝卜、辛辣炙爆之物,乳母尤忌。

  (《宣明》)白术散:方在固阵。治虚风多汗痿弱。

  (《良方》)白术散:方在妇人。治妊娠伤寒内热等证。

  调胃白术散: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身面浮肿。

  白术 茯苓(各二钱) 陈皮 白芍药(炒) 泽泻 槟榔(各一钱) 木香(五分)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如肿不退,倍加白术,并枳实麸炒一钱。

  白术芍药汤:治脾经受湿水泄,体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或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宜此和之。

  白术(炒) 芍药(炒,各一两) 甘草(炒,半两)

  上每用一两,水煎服。

  (草窗)白术芍药散:治痛泻要方。

  白术(炒,三两) 芍药(炒,二两) 陈皮(炒,两半) 防风(一两)

  上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

  (《金匮》)苓桂术甘草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此方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小便则利。

  神术散:治伤寒头痛身热等证。

  苍术(二钱) 川芎 本 甘草(各一钱)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局方》)神术散:方在散阵。治四时瘟疫,头疼发热。

  (海藏)神术汤:治风湿恶寒脉紧。

  苍术 防风 甘草上 咀。加葱白煎服。治刚 汗者,加羌活,或独活、麻黄。

  (《约说》)沉香降气散: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或留饮吞酸,胁下妨闷。

  沉香(二钱八分) 砂仁(七钱半) 香附子(去毛,盐水炒,六两二钱五分) 炙甘草(五钱五分)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不拘时服,或淡姜汤亦可。

  (《和剂》)苏子降气汤:治心腹胀满,喘促气急,消痰进食。

  苏子(炒) 半夏曲 前胡 当归 陈皮 浓朴(制,各八分) 桂 甘草(各三分)水二钟,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医林》)小降气汤:治浊气在上,痰涎壅盛。

  家紫苏 台乌药 白芍 陈皮(各二钱) 炙甘草(五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统旨》)木香顺气散:治气滞腹痛胁痛。

  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砂仁 浓朴(制) 苍术(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局方》)木香调气散:

  木香 白檀香 白豆蔻 丁香(各二钱) 炙甘草 藿香(各八钱) 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流气饮子:治三焦气壅,五脏不和,胸膈痞满,肩背攻痛,呕吐气喘,痰盛浮肿等证。

  即外科方脉流气饮。

  木香(磨汁)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乌药 大腹皮 枳实 茯苓 紫苏 桔梗 防风黄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 半夏(制,各(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和剂》)二十四味流气饮:调营卫,利三焦,行痞滞,消肿胀。

  紫苏 陈皮 青皮 浓朴(制) 炙甘草 香附(炒,各四两) 木通(二两) 大腹皮 丁香皮槟榔 肉桂 木香 草果 莪术(炮) 藿香(各一两半) 麦冬 人参 白术 赤茯苓 木瓜白芷 半夏 枳壳(炒) 石菖蒲(各一两)

  上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二枚,水煎服。

  七气汤:治七情之气郁结于中,心腹绞痛不可忍,及不能饮食。

  半夏(制,五两) 人参 肉桂 甘草(炙,各一两)

  上每服三、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因》)七气汤:治如前。按此方即《局方》四七汤也。(在后)半夏(五两,制) 茯苓(四两) 浓朴(三两) 紫苏(二两)

  上每服三、五钱,姜七片,枣二枚,水煎服。

  加味七气汤:

  即前七气汤加浓朴、茯苓各等分。

  (《局方》)七气汤:治七情郁结,脏气互相刑克,阴阳不和,挥霍撩乱,吐泻交作。

  半夏(制) 浓朴 芍药 茯苓(各二钱) 人参 肉桂 橘红 紫苏(各一钱)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指迷》)七气汤: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积聚 瘕胀满等证。

  半夏 甘草(各七分半) 香附(钱半) 青皮 陈皮 桔梗 官桂 藿香 益智 莪术(煨,各一钱)

  上每服三、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统旨》七气汤有三棱、玄胡索、姜黄、草豆蔻,无半夏、桔梗。《济生》大七气汤有三棱,无半夏。

  四磨饮:治诸逆气。

  沉香 乌药 枳实 槟榔上四味,用白汤共磨服,或下养正丹尤佳。一方用白酒磨。《济生方》用人参,无枳实。本方加木香,即名五磨饮。

  《济生》疏凿饮:治水气通身浮肿,喘呼气急,烦渴,大小便不利。

  泽泻 茯苓皮 木通 商陆 大腹皮 槟榔 羌活(去芦) 秦艽(去芦) 椒目 赤小豆(炒)

  上 咀。每服六、七钱,水一钟半,姜五片,煎服。

  《良方》浓朴汤:治心腹胀满。此病气壅实者之治法也。

  浓朴(四、五钱,姜汁炒)加生姜五、七片,水煎,温服。或间用沉香降气散。

  木香宽中散:治七情伤于脾胃,以致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青皮 陈皮 丁香(各四两) 浓朴(制,一斤) 甘草(炙,五两) 白豆蔻(二两) 香附(炒) 砂仁木香(各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盐汤调服。若脾胃虚损之证,不可过服,或与六君子兼用之。

  (《良方》)木香分气饮:治气滞留注四肢,腹急中满,胸膈胁肋膨胀,虚气上冲,小便臭浊。

  木香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半夏 枳壳 槟榔 灯草 苏子(等分)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煎八分,入麝香末少许,食远服。

  (《良方》)人参木香散:治水气病。

  人参 木香 茯苓 滑石 琥珀 海金沙 枳壳 槟榔 猪苓 甘草(等分)

  上 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一钟半,煎七分,日进三服,不拘时。

  消导宽中汤:治气滞食滞,水肿胀满。

  白术(一钱半) 枳实(麸炒) 浓朴(姜制) 陈皮 半夏 茯苓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炒,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

  化滞调中汤:治食滞胀满。

  白术(钱半)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浓朴(姜汁炒) 山楂 半夏(各一钱) 神曲(炒) 麦芽(炒,各八分) 砂仁(七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服。胀甚者,加萝卜子炒用一钱,面食伤者尤宜用。

  (索矩)三和汤:治脾湿肿满。

  陈皮 浓朴(姜炒) 白术 槟榔(各一钱) 紫苏(七分) 海金沙 木通(各五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宝鉴》)导滞通经汤:治脾湿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五钱) 茯苓(一两)

  上 咀。每服七八钱,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良方》)导水茯苓汤: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按而塌陷,胸腹喘满,不能转侧安睡,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出如割,或如黑豆汁而绝少,服喘嗽气逆诸药不效者,用此即渐利而愈。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泽泻 白术(各三两) 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一、二两,水二钟,灯草一、二十根,煎八分,食煎服。如病重者可用药五两,再倍加麦冬及灯草半两,以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铫内煎至一钟,五更空心服, 再煎。连进此三服,自然小水通利,一日添如一日。

  健脾散:和中健胃,消食快气。

  人参 白术(炒) 丁香 藿香 砂仁(炒) 肉果(煨) 神曲(炒) 炙甘草(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橘皮汤下。

  参术健脾汤:治脾虚兼滞胀满。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半夏 砂仁 浓朴(姜制,各一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加神曲、麦芽、山楂,消胀尤佳。

  (《三因》)当归散:水肿之疾,多由火不养土,土不制水,故水气盈溢,脉道闭塞,渗透经络,发为浮肿、心腹胀满之证。

  当归 桂心 木香 赤茯苓 木通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白术(各一钱半) 木瓜(一片)水二钟,加紫苏五叶,煎八分,不拘时服。

  当归活血散:治瘀血胀满。

  赤芍药 归尾(酒洗) 生地黄(各钱半) 桃仁(去皮尖,炒) 红花(酒洗) 香附(童便浸,各一钱) 川芎 牡丹皮 玄胡索 蓬术(炮,各八分) 三棱(炮) 青皮(各七分)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前服。

  (《局方》)五皮散:治风湿客于脾经,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急促,兼治皮水、胎水。

  五加皮 地骨皮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皮(等分)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大钟,煎七分,热服无时。

  (《澹寮》)五皮散:治病后身面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脉虚而大。此由诸气不能营运,散漫于皮肤肌腠之间,故令肿满,此药最宜。

  大腹皮 陈皮 生姜皮 桑白皮(炒) 赤茯苓皮(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六钱,水一大钟,煎八分,不拘时温服,日三次。忌生冷、油腻、坚硬之物。

  沉香琥珀丸:治水肿一切小便不通难治之证。

  沉香 郁李仁(去皮) 葶苈(炒,各两半) 琥珀 杏仁(去皮尖) 紫苏 赤茯苓 泽泻(各半两) 橘红 防己(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以麝香为衣。每服二十五丸,渐加至五、七十丸,空心人参汤送下,量虚实增减。

  法制陈皮:消食化气,宽利胸膈,美进饮食。

  茴香(炒) 甘草(炙,各二两) 青盐(炒,一两) 干姜 乌梅肉(各半两) 白檀香(二钱半)

  上六味,共为末,外以广陈皮半斤,汤浸去白,净取四两,切作细条子。用水一大碗,煎药末三两,同陈皮条子一处慢火煮,候陈皮极软,控干,少时用余剩干药末拌匀,焙干。

  每服不拘多少,细嚼温姜汤下,无时。

  (《家秘》)祛痛散: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疝,及妇人血气刺痛。此方屡用,无不神效。

  青皮 五灵脂(去石) 川楝子 穿山甲 大茴香(各二钱) 良姜(香油炒) 玄胡索 没药槟榔(各钱半) 沉香(一钱) 木香(钱二分) 砂仁(少许)

  上咀,用木鳖子仁一钱二分,同前药炒令焦燥,去木鳖不用,共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盐一星,用酒或滚水送下。

  调痛散:治脾痛气膈。

  木香 丁香 檀香 大香附 台乌药 莪术 肉桂 片姜黄 白生姜 白豆蔻 砂仁炙甘草(等分)

  上咀。每服二钱半,加紫苏四叶,煎汤服。

  丁香止痛散:方在热阵。治心痛。

  (《良方》)乌药散:治血气壅滞,心腹作痛。

  乌药 莪术(醋浸炒) 桂心 桃仁 当归 青皮 木香(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奇效》)手拈散:治心脾气痛。

  延胡索 五灵脂 草果 没药(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不拘时,热酒调下。

  (《良方》)游山散:治心脾痛。此药极奇,叶石林游山,见一小寺颇整洁,问僧所以仰给者,则曰:素无田产,亦不苦求,只货数药以赡,其脾疼药最为流布。有诗云:草果玄胡索,灵脂并没药。

  酒调一、二钱,一似手拈却。

  上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酒调下。

  舒筋汤:一名如神汤。治闪肭血滞,腰腹 痛,及产后血滞作痛者更妙。

  当归 玄胡索 桂心(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服。一方加杜仲、牛膝、桃仁、续断亦可。

  (丹溪)玄桂丸:治死血留胃脘,当心作痛。

  玄胡索(一两半) 官桂 红花 红曲 滑石(各五钱) 桃仁(三十粒)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姜汤下。

  (洁古)枳术丸:治痞积,消食强胃。

  枳实(去瓤,麸炒,一两) 白术(麸炒,二两)

  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术汤下。但久服之,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东垣橘皮枳术丸,即前方加陈皮一两,半夏二两,即名橘半枳术丸。

  香砂枳术丸:破滞气,消宿食,开胃进食。

  木香 砂仁(各五钱) 枳实(麸炒,一两) 白术(米泔浸炒,二两)

  上制,服如枳术丸法。

  曲 枳术丸:治强食多食,心胸满闷不快。

  神曲(炒) 麦 (炒) 枳实(麸炒,各一两) 白术(二两)

  上制,服如枳术丸法。

  (东垣)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开胃,进饮食。

  木香(三钱) 人参(五钱) 干生姜(二钱半) 陈皮(四钱) 枳实(一两,炒) 白术(一两半)

  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水下。

  (《直指》)加味枳术丸:治脾胃虚弱,食积气滞,胸腹胀满。常服进食宽中,和畅脾胃。

  白术(泔浸土炒,二两) 枳实(麸炒,一两) 神曲(炒) 麦芽(炒) 陈皮 山楂 香附(炒,(各一两) 砂仁(炒,半两)如前法丸服。

  (丹溪)枳实丸:专治食积癖块。

  枳实 白术 山楂 麦芽 神曲 半夏(各一两) 苍术 陈皮(各五钱) 木香(钱半) 姜黄(三钱)荷叶蒸饭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姜汤下。

  (《医统》)大健脾丸:又名百谷丸。徐东皋曰:此方健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

  人参 白茯苓(饭上蒸) 广陈皮(各二两) 枳实(饭上蒸) 青皮(米醋洗) 半夏曲(炒)山楂肉(饭上蒸,各一两) 白术(土炒,三两) 谷芽(炒,一两六钱) 白豆蔻(炒) 广木香(各五钱)川黄连(一两六钱,同吴茱萸五钱浸炒赤色,去茱萸)

  上为末,用长流水煮荷叶老米粥捣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愚按:此方虽佳,但脾多畏寒,若非有火,当去黄连,或仍加炮姜一、二两为妙。

  (杨氏)启脾丸:治脾胃不和,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思饮食。

  人参 白术 陈皮 青皮(去瓤) 神曲(炒) 麦芽(炒) 砂仁 浓朴 干姜(各一两) 甘草(两半,炙)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米饮下。

  和中丸:治久病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皆胃虚所致。常服之,和中理气,消痰积,去湿滞,浓肠胃,进饮食。

  白术(麸炒,二两四钱) 浓朴(姜制,二两) 陈皮(一两六钱) 半夏(汤泡,一两) 槟榔(五钱)枳实(五钱) 炙甘草(四钱) 木香(二钱)

  上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远温水送下。

  (东垣)和中丸:开胃进食。

  人参 白术(各三钱) 干姜(炮) 甘草(炙) 陈皮(各一钱) 木瓜(一枚)

  上为末,蒸饼为丸,桐子大。食前白汤下三、五十丸。

  养胃进食丸: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或不思食。常服滋养脾胃,进饮食,消痰涎,辟风寒湿冷邪气。

  人参 白茯苓 白术(泔浸,炒) 浓朴(姜炒,各二两) 神曲(二两半炒) 大麦 (炒) 橘红(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苍术(坚小而甘者,米泔浸去皮,五两,炒)

  上九味,为末,水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汤或姜汤送下。

  消食丸:治一切食积停滞。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 青皮 陈皮 香附(各二两) 阿魏(一两,醋浸另研)汤泡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下。

  (《济生》)导痰汤: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南星 枳壳(炒)

  上等分,每服六钱,水二钟,姜五片,或十片,煎七分,食后服。

  (海藏)五饮汤:一留饮,在心下。二 饮,在胁下。三痰饮,在胃中。四溢饮,在膈上。五流饮,在肠间。凡此五饮,以酒后饮冷过多所致。

  旋复花 人参 橘红(炒) 枳实 浓朴(姜汁炒) 半夏 茯苓 泽泻 白术 猪苓(各八分) 前胡 桂心 芍药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姜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服。饮酒伤者,加葛根、砂仁。

  《外台》茯苓饮:治胸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陈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茯苓饮子:治痰迷心窍,怔忡不止。

  陈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麦冬(各钱半) 沉香 甘草(各五分)

  上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千缗汤:治痰喘不得卧,人扶而坐,一服即安。

  半夏(泡,七个) 炙甘草 皂角(炙,各一寸) 生姜(一指大)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玉液汤:治七情所伤,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 忪悸,眉棱骨痛。

  半夏(大者六钱,汤泡七次,切片)

  上作一服,水钟半,姜十片,煎七分,入沉香末少许,不拘时温服。

  (《局方》)四七汤:治七情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痰饮呕恶,皆治之。

  半夏(汤泡,钱半) 茯苓(一钱二分) 苏叶(六分) 浓朴(姜制,九分)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红枣二枚,煎八分,不时服。

  (《得效》)加味四七汤:治心气郁滞,豁痰散惊。

  半夏(制,二钱半) 浓朴(制) 茯苓(各一钱半) 苏叶 茯神(各一钱) 远志 石菖蒲 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玉机》)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苦眩冒。

  泽泻(五钱) 白术(二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朱砂消痰饮:治痰迷心窍,惊悸怔忡。

  胆星(五钱) 朱砂(二钱半,另研) 麝香(二分,另研)

  上为末,临卧姜汤调下一钱。

  (《深师》)消饮丸:治停饮胸满呕逆,腹中水声,不思饮食。

  白术(二两,炒) 茯苓(五钱) 枳实(炒) 干姜(炮,各七钱)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

  温水下三十丸。

  (《秘方》)星香丸:治诸般气嗽生痰。

  南星(矾水泡一宿) 半夏(制同上,共泡之) 香附(皂角水浸一周时,各二两) 陈皮(去白,四两)

  上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每服五十丸,临卧姜汤送下。

  祛痰丸:治风痰头旋恶逆,胸膈不利。

  南星(生) 半夏(生) 赤茯苓 橘红 干姜(炮,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天花丸:亦名玉壶丸。治消渴引饮无度。

  人参 天花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麦门冬汤下。

  (《局方》)玉壶丸:治风痰头痛,亦治诸痰。

  南星(生) 半夏(生,各一两) 天麻(五钱) 白面(三两)上为末,水和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水一大盏,煎沸入药,煮令药浮即熟,漉出放温,别用生姜汤下。

  一方:用南星、半夏各二两俱制,天麻、白矾各五钱,共为末,以姜汁糊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玉液丸:治风热痰涎壅盛,利咽膈,清头目,止咳嗽,除烦热。

  半夏(汤泡,焙为细末) 枯矾(研细,各十两) 寒水石( 赤为末,水飞,三十两)

  上研匀,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洁古)玉粉丸:治气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汤浸) 橘红(二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参、生姜汤任下,食后。

  (《瑞竹》)杏仁丸:治久嗽,及老人咳嗽,喘急不已,睡卧不得,服此立效。

  杏仁(去皮尖,炒) 胡桃肉(去皮)

  上等分,研为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姜汤下。

  许学士神术丸:治痰饮。此足阳明、太阳治湿发散之剂也。

  茅山苍术(一斤,米泔浸一宿,去皮切片,焙干为末) 生油麻(五钱,水二盏研细取浆) 大枣(十五个,煮取肉,研,旋入麻浆拌和药)

  上三味,和丸,桐子大,日干。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下。

  (《三因》)曲术丸: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嘈杂,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两) 陈皮(一两) 苍术(米泔浸三宿,切炒,一两半)

  上为末,生姜汁别煮神曲糊为丸。姜汤送下。

  (《百一》)三仙丸:治一切湿痰痰饮,胸膈烦满,痰涎不利,头目不清。

  南星 半夏 香附(各等分)

  上南星、半夏以滚汤泡过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不可太软,用楮叶或荷叶包住,外以蒲包再包, 之令发黄色,晒干收用。须五六月内造如 之法。每制丸药,用药二两,香附一两,同为细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四、五十粒,食后姜汤下。

  青州白丸子:治男妇风痰壅盛,手足瘫痪,呕吐涎沫,牙关紧急,痰喘麻木,及小儿惊风呕吐。

  半夏(七两) 南星(三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半两,俱生用)

  上俱研,罗为细末,用生绢袋盛,以瓷盆盛井花水摆洗粉出,未出者,以手揉摆,再擂再摆,以尽为度。然后日晒夜露,每日一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白如玉片。以糯米粉作稀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无时。如瘫痪,用酒下;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五、七丸。

  (《局方》)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一斤) 朱砂(二两,研) 琥珀(一两,研)

  上先掘地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热红,取出炭扫净,以好酒一升浇之。将南星乘热下坑内,用盆急盖,以泥壅护,经一宿取出,焙干为末,同二味和匀,用生姜汁打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一方用琥珀四两,朱砂一两,仍用猪心血三个,和药末内加糊为丸,如前服。

  (《指迷》)茯苓丸: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上与气搏,脾属四肢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但治其痰,则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则愈。此治痰第一方也。

  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炒,半两) 风化硝(一钱半)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累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常觉抽掣,两手战掉,至于茶钟亦不能举,随服随效。

  又简易方:治痰饮流注疼痛。止用大半夏二两,风化硝一两,为末,以姜汁煮糊丸,桐子大。姜汤下十五丸。痰在上,临卧服;在下,食前服。

  (丹溪)白螺丸:治痰饮积胃脘痛。

  白螺蛳壳(墙上年久者,烧) 滑石(炒) 苍术 山栀 香附 南星(各一两) 枳壳 青皮木香 半夏 砂仁(各五钱)

  上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下。春,加川芎;夏,加黄连;冬,加吴茱萸,各五钱。

  (丹溪)润下丸:降热痰甚妙。

  半夏(二两,根据橘红制) 南星(根据橘红制) 炙甘草 黄芩 黄连(各一两) 橘红(半斤,以水化盐五钱拌匀,煮干,焙)

  上为末,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

  (《集成》)润下丸:治胸膈停痰,降痰甚妙。

  橘红(一斤,盐五钱,同水浸煮干)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丹溪》)黄栝蒌丸:治食积作痰,壅滞喘急。

  栝蒌仁 半夏 山楂 神曲(炒,等分)

  上为末,栝蒌汁丸。姜汤下五十丸。

  (《丹溪》)杏仁萝卜子丸:治气壅痰盛咳嗽。

  杏仁 萝卜子(炒,各一两)

  上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金匮》)陈皮汤:治呕吐呃逆。

  陈皮(四两) 生姜(半斤)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本事》)竹茹汤:治胃热呕吐。

  半夏(姜汁制) 干葛(各三钱) 甘草(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竹茹一弹许,枣一枚,同煎七分,去 温服。

  橘皮竹茹汤: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者。

  人参 竹茹 橘红(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二汁饮:治反胃。

  甘蔗汁(二分) 姜汁(二分)二味和匀,每温服一碗,日三服则吐止。

  (东垣)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痰逆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人参 白术 茯苓 砂仁 白豆蔻 葛花(各一钱) 青皮 陈皮 猪苓 泽泻(各七分) 神曲木香(各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煎七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二、三钱亦可。

  《金匮》猪苓散:治呕吐,病在膈上,思水者。

  猪苓 茯苓 白术(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全》人参散:治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

  人参 当归 浓朴 橘红(各二钱) 干姜(炮) 炙甘草(各五分)加枣一枚,水煎服。

  《澹寮》六和汤: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遂成痞膈霍乱呕吐,及广南夏月瘴疾寒热等证。

  半夏 人参 炙甘草 砂仁 杏仁(各一钱) 赤茯苓 扁豆(炒) 藿香 木瓜(各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方有白术、香薷、浓朴各一钱,名六和半夏汤。

  《良方》丁香散:治藿乱呕吐不止。

  丁香(五分) 藿香 枇杷叶(拭去毛,各二钱)

  上 咀。水一钟半,姜一片,煎六分,热服。

  《局方》丁香半夏丸:治胃寒呕吐吞酸。

  丁香(一两) 红豆(炒) 半夏(制) 白术(炒,各二两) 陈皮(三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局方》半夏丁香丸: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腐,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肉豆蔻 丁香 木香 藿香 人参 陈皮(去白,各二钱) 半夏(制,三两)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和剂》大七香丸: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隔气,及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二两) 麦芽(炒,一两) 砂仁 藿香 官桂 甘草 陈皮(各二两半) 丁香(三两半) 甘松乌药(各六钱半)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啐,盐酒、盐汤任下。忌生冷、肥腻。

  《良方》许仁则半夏丸:治胃冷呕逆不食。

  半夏(洗去滑,一斤) 小麦面(一斤)

  上水和丸,弹子大,水煮熟。初服四、五丸,二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间服之。

  (万氏)定喘汤:治诸喘久不愈。按此方必风痰在肺者乃可用,他则忌之。

  白果(三七枚,去壳切碎,炒) 款冬花 桑白皮(蜜炒) 麻黄 制半夏(各三钱) 苏子(二钱)黄芩(微炒) 杏仁(各钱半) 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服。不拘时,徐徐饮。

  歌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 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用更良,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病患遇此仙丹药,服后方知定喘汤。

  《局方》人参定喘汤:治肺气上喘,喉中有声,坐卧不安,胸膈紧痛,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 麻黄 阿胶 半夏曲 五味子 粟壳 甘草(各八分) 桑白皮(钱半)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良方》百合汤: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多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沥。

  百合 赤茯苓 陈皮 桑白皮 紫苏 大腹皮 枳壳 马兜铃 人参 猪苓 炙甘草 麦冬(各一钱)

  上分二服。每服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局方》五虎汤:治风寒所感,热痰喘急。

  麻黄(七分) 细茶(八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 石膏(一钱半) 甘草(四分)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三因》神秘汤:治上气喘急不得卧。

  人参(一钱) 陈皮 桔梗 紫苏(各钱半) 五味子(十五粒)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

  《直指》神秘汤:治水气作喘。

  人参 陈皮 桔梗 紫苏 半夏 桑白皮 槟榔(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萝卜子汤:治积年上气喘促,唾脓血不止,而气实者宜之。

  萝卜子(一合,研碎)水煎,食后服,其效如神。

  《三因》葶苈大枣泻肺汤:治上气喘急,身与面目俱浮,鼻塞声重,不闻香臭,胸膈胀满,将成肺痈。

  甜葶苈(炒,研细,三钱) 大枣(十枚,去核)水二钟,先煎大枣至一钟,去枣入葶苈,煎至八分,食后服,须先服小青龙汤二服方用此。

  苏子煎:治上气咳嗽。

  苏子 杏仁 生姜汁 生地黄汁 白蜜(各一斤)

  上将苏子捣烂,以二汁和之,绢绞取汁,又捣又和,如此六、七次则味尽,乃去,以蜜和之,置铜器中,于汤上煎之如饴。每服二匙,日三次,夜一、二次,病愈即止。

  《医林》杏仁煎:治喘嗽。

  杏仁(去皮尖,炒) 胡桃肉(去皮)

  上等分,研膏,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细嚼,姜汤送下。一方以胡桃肉三枚,姜三片,临卧嚼服,饮汤三、四口,再嚼再饮就卧,止嗽无痰。

  《良方》杏仁膏:治咳嗽喘急,喉中枯燥如物塞,兼唾血不止。

  杏仁(二两,去皮尖,炒研如膏) 真酥(三两) 阿胶(二两,研炒为末) 生姜汁(一合) 白蜜(五合) 苏子(二两,微炒研膏)

  上和匀,银锅内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米饮调下。

  《良方》前胡散:治心胸烦热不利,咳嗽涕唾稠粘。

  前胡 桑白皮 麦门冬 贝母(各钱半) 甘草(炙,五分) 杏仁(去皮尖,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济生》百花膏: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干) 款冬花(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临卧细嚼一丸,姜汤下。

  《本事》枳壳散:治心下痞闷作痛,嗳气如败卵。

  枳壳 白术(各五钱) 香附(一两) 槟榔(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二、三服,不拘时。

  保和汤:治中染瘴气,发热呕吐,腹满不食。

  浓朴(姜制) 半夏(制) 大腹皮(黑豆水洗) 橘红(各八分) 柴胡 枳壳 甘草(各五分)生姜(三钱,煨)水煎温服。

  十味保和汤:治胃虚气滞作嗳。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制) 陈皮(各一钱) 藿香 香附 砂仁(各六分) 炙甘草 木香(各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丹溪)六郁汤:能解诸郁。

  香附(二钱) 橘红 苍术 抚芎 半夏(炮,各一钱) 赤茯苓 栀子(炒,各七分) 炙甘草砂仁(各五分)水一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气郁,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砂仁、香附;湿郁,加白术;热郁,加黄芩,倍栀子;痰郁,加南星、枳壳、小皂荚;血郁,加桃仁红花、丹皮;食郁,加山楂、神曲、麦芽。

  《局方》三和散:治七情气结,脾胃不和,心腹痞满,大便秘涩。

  羌活 苏叶 木瓜 大腹皮 沉香(各一钱) 木香 槟榔 陈皮 白术 川芎 炙甘草(各七分半)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一钟,煎六分,不拘时服。

  (丹溪)生韭饮:治食郁久则胃脘有瘀血作痛,大能开提气血。

  生韭(捣取自然汁一盏,加温酒一、二杯同服)

  上先以桃仁连皮细嚼数十枚,后以韭汁送下。

  《三因》温胆汤:治气郁生涎,梦寐不宁,怔忡惊悸,心虚胆怯,变生诸证。

  半夏(汤泡) 枳实 竹茹(各一两) 陈皮(一两五钱) 茯苓(七钱) 炙甘草(四钱)每服四、五钱,生姜七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一方有远志一两。

  十味温胆汤:治证同前,兼治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梦遗精滑等证。

  半夏(汤泡) 枳实(麸炒) 陈皮(各二钱) 白茯苓(钱半) 人参 熟地 枣仁(炒) 远志(制) 五味(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越鞠丸:治六郁胸膈痞满,或吞酸呕吐,饮食不和,疮疥等证。

  香附 山楂 神曲(炒) 麦芽(炒) 抚芎 苍术 栀子(炒,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滚汤下。丹溪越鞠丸,无山楂、麦芽。

  流气丸:治五积六聚, 瘕痞块,留饮之疾。是皆郁气客于肠胃之间,皮肤之下,久而停留,变而为痞。此药能通滞气,和阴阳,消旧饮,虽年高气弱,亦可缓缓服之。

  木香 小茴香 橘红 菖蒲 青皮 广术(炮) 槟榔 萝卜子 神曲(炒) 麦芽(炒)枳壳(麸炒) 补骨脂(炒) 砂仁 荜澄茄(各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细嚼白豆蔻仁一枚,食后白汤送下。

  (严氏)五膈散:治五膈五噎。

  人参 白术 甘草 白豆蔻 半夏 桔梗 干姜 荜澄茄 木香 杵头糠 沉香(各三分)枇杷叶(五片,炙,去毛)水二钟,姜七片,煎七分,温服。

  《局方》五膈宽中散:治七情四气伤于脾胃,以致阴阳不和,遂成膈噎,一切气逆并治。

  青皮 陈皮(各五钱) 香附(童便浸炒) 浓朴(姜汁炒) 甘草(各六钱) 白豆蔻 砂仁 丁香木香(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盐汤点服。

  《选要》十膈散:治十般膈气。风、冷、气、热、痰、食、水、忧、思、喜。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枳壳(麸炒) 神曲(炒) 麦芽 干姜(炮) 官桂诃子(煨) 三棱(炮) 莪术(炮,各一两) 浓朴(姜炒) 槟榔 木香(磨,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白汤调服。如脾胃不和,腹满胀闷,用水一钟,姜五片,枣一枚,盐少许,煎七分服。

  《局方》五噎散:治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白术 南星(制) 半夏曲 枳壳(麸炒) 青皮 草果 麦芽 大腹皮 干姜 丁香(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嘉禾散:一名谷神散。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膈五噎。

  白茯苓 砂仁 薏仁(炒仁) 枇杷叶(去毛,姜炙)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 五味子白豆蔻 炙甘草 丁香 人参 白术(各五分) 木香(磨汁) 青皮 陈皮 杜仲(姜汁炒)谷芽(炒) 藿香 大腹皮(洗) 石斛(酒炒) 半夏曲(炒) 神曲(炒) 随风子 槟榔各三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五噎,入柿干一个;膈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

  《局方》人参豆蔻汤:治嗝噎,宽中顺气。

  人参 炙甘草 白豆蔻 石菖蒲(各五分) 白术 陈皮 半夏曲 萝卜子(炒研) 当归浓朴(各八分) 藿香 丁香(各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粟米一撮,煎七分服。

  《良方》紫苏子饮:治嗝噎上气咳逆。因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食饮毕便怒,以致食与气相逆,遂成隔噎之候。

  真苏子 诃子(煨) 萝卜子(微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人参(各一钱) 木香(五分) 青皮炙甘草(各二钱)

  上咀。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

  枇杷叶煎:治五噎立效。

  枇杷叶(拭去毛尖) 橘红(各三钱) 生姜(半两)水一钟半,煎七分,作二次温服。

  《统旨》补气运脾汤:治中气不运,噎塞。

  人参(二钱) 白术(三钱) 黄 (一钱,炙) 橘红 茯苓(各钱半) 砂仁(八分) 甘草(炙,五分)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利膈散:治胸痹膈塞不通。

  人参 白术 陈皮 赤茯苓 前胡(各一钱) 干姜 桂心 诃子 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半,姜五片,煎七分,频频服之效。

  《发明》人参利膈丸:治胸中不利,痰逆喘满,利脾胃壅滞,治隔噎圣药。按此方必隔噎而大便秘结者乃可用。

  人参 当归 藿香(各一两) 木香 槟榔(各七钱) 枳实(炒) 甘草(各八钱) 浓朴(姜炒)大黄(酒浸,各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桐子大。温水送下三十丸。

  草豆蔻丸:治酒积胃口痛,咽膈不通。

  草豆蔻(煨) 白术(各二两) 麦芽(煨) 神曲(炒) 黄芩 半夏(炮,各五钱) 枳实(炒,二两) 橘红 青皮(各三钱) 干姜(二钱) 炒盐(五分)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煎白汤下。按:此方当去黄芩,庶乎不滞。

  (东垣)清暑益气汤:治暑热蒸人,四肢倦怠,胸满气促,肢节疼痛,身热而烦,小便黄数,大便溏泻,自汗口渴,不思饮食。

  人参 黄 升麻 苍术(各一钱) 白术(炒) 神曲(炒,各五分) 陈皮 炙甘草 黄柏麦冬 当归(各五分) 干葛 五味 泽泻 青皮(各三分)水煎温服。

  《局方》香薷饮:治一切暑热腹痛,或霍乱吐利烦心等证。按此方惟治阳暑,阴暑不宜用。

  香藿(一斤) 浓朴(制) 白扁豆(炒,各半斤)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五物香薷饮:治一切暑毒腹痛,霍乱吐泻,或头痛昏愦等证。

  香薷 茯苓 白扁豆 浓朴 炙甘草(各一钱)

  上为咀。水一钟半,煎服。本方加黄连,即名黄连香薷饮。

  《百一》十味香薷饮:治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泻等证。

  香薷(二钱)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浓朴(姜炒) 陈皮 白扁豆(炒,各一钱) 木瓜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黄连香薷饮:治阳暑中热。

  黄连(四两) 香薷(一斤) 浓朴(半斤)每服四钱,如前煎服。

  (《局方》)缩脾饮:解伏暑,除烦渴,消暑毒,止吐泻霍乱。

  白扁豆(炒) 干葛(各二两,一作干姜) 炙甘草 乌梅肉 砂仁 草果(各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煎冷服。

  (《局方》)七味渗湿汤: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或赤涩,大便溏泄。因坐卧湿地,或阴雨之所袭也。

  炙甘草 苍术 白术(各一钱) 茯苓 干姜(各二钱) 丁香 橘红(各二分半)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清热渗湿汤:方在寒阵。治湿热浮肿,小水不利。

  (《金匮》)防己黄 汤: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防己 黄 (去芦,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术(七钱半)

  上 咀。每用五钱,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者,加桂枝;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百一》)除湿汤:治中湿身体重着,腰腿酸疼,大便溏,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 苍术 浓朴 茯苓(各钱半) 陈皮(七分) 藿香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羌活胜湿汤:治外伤湿气,一身尽痛者。此方通治湿证。

  羌活 独活(各二钱) 本 防风(各钱半) 蔓荆子 川芎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如身重腰痛沉沉然,经有寒也,加酒防己五分,附子五分。

  (东垣)升阳除湿汤: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升麻 柴胡 羌活 防风 半夏 益智仁 神曲 泽泻(各五分) 麦 面 陈皮 猪苓甘草(各三分) 苍术(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 ,空心服。

  (《拔萃》)升阳除湿防风汤:治下痢下血,大便秘滞,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下白脓。慎勿利之,举其阳则阴自降矣。

  防风(二钱) 白术 白茯苓 白芍药(各一钱) 苍术(酒浸去皮,炒,四钱)

  上先将苍术用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入诸药同煎至八分,食前服。

  (《三因》)白术酒:治中湿骨节疼痛。

  白术(一两)用酒三盏,煎一盏,不拘时频服。不能饮酒者,以水代之。

  (《仲景》)五苓散:治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七钱半) 肉桂(五钱) 泽泻(一两二钱半)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今法以水煎服。

  加减五苓散:治湿热黄胆,小水不利。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加茵陈各等分。

  加味五苓散: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此太阳经解表渗利之剂,治风湿、寒湿药也。

  即前五苓散加羌活。

  (《金匮》)茵陈五苓散:治黄胆。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上和匀,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柴胡茵陈五苓散:治伤寒、温湿、热病发黄,小便赤黑,烦渴发热。此以汗下太早,湿热未除,以致遍身发黄,尝用此治之甚效。

  五苓散(一两) 加茵陈(半两) 车前子(一钱) 木通 柴胡(各一钱半)

  上分二服,用水一钟半,灯草五十茎,煎服。连进数服,小便清利而愈。因酒后者,加干葛二钱。

  四苓散: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

  (仲景)猪苓汤:治伤寒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尽,服七合,日三服。

  茯苓汤: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

  茯苓 白术(炒,各五钱)

  上用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药等方,名白术散。

  胃苓汤: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陈皮 浓朴 甘草 苍术 白术 茯苓 泽泻 猎苓 肉桂(各等分)每服五、六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橘半胃苓汤:治呕吐泄泻,胀满不下,食不知味。

  橘红 半夏(制,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炒) 白术(炒) 浓朴 炙甘草 人参 茯苓 泽泻茅根(各二钱) 姜汁(数匙)水二钟,煎一钟,入姜汁再煎一、二沸,陆续饮之。

  柴苓汤:治身热烦渴泄泻。

  白术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黄岑上水煎服。

  加减柴苓汤:治诸疝。此和肝肾、顺气、消疝、治湿之剂。

  柴胡 甘草 半夏 茯苓 白术 泽泻 猪苓 山栀(炒) 山楂 荔核(煨,各等分)

  上 咀。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局方》真人养脏汤: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 痛;或脱肛坠下,酒毒便血,并治之。

  人参 当归 诃子 肉豆蔻(面煨) 炙甘草 木香(各一钱) 芍药 白术(各三钱) 肉桂(五分) 粟壳(蜜炙,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

  《良方》草果散:治中寒泄泻,腹痛无度。

  浓朴(姜汁炒,二两) 肉豆蔻(面煨) 草豆蔻(煨,各十个)

  上每服三钱,姜、水煎服。

  《经验》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泻,小便不利。

  橘皮 槟榔(各一钱) 滑石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各二钱) 官桂 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消食导气饮:治凡遇气怒便作泄泻,此必因怒挟食所致。其有脾土本虚,不胜肝气者,此方主之。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川芎 半夏 青皮 陈皮 枳实 香附 神曲 砂仁 木香上酌虚实增减用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一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秘传斗门方:治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血片,日夜不息,及噤口恶痢,里急后重,全不进食,久渴不止,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干姜(炒,四钱) 粟壳(蜜炙,八钱) 地榆 甘草(炙,各六钱) 白芍药(炒,三钱) 黑豆(炒,去皮,一两半)

  上 咀,可分三、四帖,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服。

  治痢简易八方:

  《外台秘要》方:治痢下白脓不止。用白面一味炒熟,捣筛,煮米粥内方寸匕食之。此疗泻痢日至百行,药所不及者也。

  《千金方》:治痢。用薤白一握,细切,煮粥食之。

  《圣惠方》:治赤白痢疾。以葱一握,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

  《千金翼方》:用鸡子以醋煮极熟,空腹食之,治久痢赤白。

  又方:用干姜于火内烧焦黑,不可成炭,放瓷瓶中闭冷,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炙鸡散:治脾胃气虚,肠滑下痢。用黄雌鸡一只,制如食法,以炭火炙之,捶扁,用盐醋刷遍,又炙,令极熟而燥。空腹食之。

  一方 治热毒下血,痢久不已。用当归、黄连各三钱,乌梅五个,水煎八分,空心服。

  《类方》曲术丸:治暑湿暴泻,壮脾温胃,及治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炒,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饮下,不拘时。

  《局方》戊己丸:治脾经受湿,泻痢不止,米谷不化,脐腹刺痛。

  黄连(炒) 吴茱萸(炮炒) 白芍药(各五两)一方:黄连四两,吴茱萸二两,芍药三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圣惠》双荷散:治卒暴吐血。

  藕节(七节) 荷叶顶(七个)

  上入蜜一匙,擂细,水二钟,煎八分,温服;或为末,蜜汤调下二钱亦妙。

  《直指》侧柏散:治内损失血,饮酒太过,劳伤于内,气血妄行,血如涌泉,口鼻皆出,须臾不救,服此即安。又治男妇九窍出血。

  人参 荆芥穗(烧灰,各一钱) 侧柏叶(蒸干,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入飞罗面三钱,拌匀,汲水调粘,啜服。

  地黄煎:治吐血,忧患内伤,胸膈疼痛,及虚劳唾血百病,久服佳。

  用生地黄一斤,捣取汁,于银锅或砂锅微火煎一、二沸,入白蜜一斤,再煎至三升,每服半升,日三服。

  一方:用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一合,和匀。温服,日三、四次。

  一方:治虚劳吐血。用生地黄五斤捣,以好酒五升煮,去渣服。

  《局方》枇杷叶散:治暑毒攻心,呕吐鲜血。

  香薷(二钱) 浓朴 甘草 麦门冬 木瓜 茅根(各一钱) 陈皮 枇杷叶 丁香(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阿胶散:治肺燥咳嗽不已,及唾血。

  阿胶(炒) 白芨(各二钱) 天门冬 北五味子 人参 生地黄 茯苓(各一钱)

  上以白芨为细末,余药用水一钟半,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姜五片,同煎熟,入白芨末调,食后温服。

  《良方》阿胶散:方在妇人。安胎补血气。

  (钱氏)阿胶散:方在小儿。治小儿咳嗽喘急。

  绿云散:治吐血。

  柏叶 人参 阿胶(炒珠) 百合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糯米饮调下。

  《简易》黑神散:治一切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吐血致多,并血热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无有不效。

  百草霜 不拘多少,村居者佳。

  上研细。每服二钱,糯米煎汤下。喜凉水者,以新汲水调服;衄血者,用少许吹鼻。皮破出血或炙疮出血,掺之即止。

  《局方》黑神散:方在妇人。治产后恶露不尽,胎衣不下,攻心腹痛。

  天门冬丸:治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嗽。

  天门冬(一两) 贝母 杏仁(各七钱,炒) 白茯苓 阿胶 甘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噙化一丸,津咽下。

  发灰散:治起居所伤,小便尿血,或忍尿脬转,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又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舌上出血。

  乱发(烧灰。即血余也)

  上每服二钱,以米醋汤调服。

  棕灰散:治大肠下血不止,或妇人崩漏下血。

  败棕 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细末。

  每服二钱,空心好酒或清米饮调服。

  《宝鉴》平胃地榆汤:治邪陷阴分,则阴结便血。

  陈皮 浓朴 苍术 甘草 地榆 人参 白术 当归 芍药 升麻 干葛 茯苓 神曲干姜(炒) 香附(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加姜、枣煎,空心服。

  (海藏)愈风汤:一名举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脉紧急,产后或汗后搐搦。

  荆芥穗(为细末)

  上先炒大豆黄卷,以酒沃之,去黄卷取净汁,调前末三、四钱服之。轻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气虚者忌服。童便调亦可。

  《局方》小乌沉汤:治气逆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 炙甘草 香附(醋炒,四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除湿和血汤:治阳明经湿热虚陷,便血腹痛。

  当归身(酒拌) 牡丹皮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炙) 炙甘草(各一钱) 白芍药(钱半) 生甘草 升麻 陈皮 秦艽 苍术 肉桂(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空心,候宿食消尽热服。

  驱疟饮:治诸疟久疟不愈者。

  草果 青皮 陈皮 人参 茯苓 半夏(制) 浓朴 苍术(炒) 槟榔 白术 甘草(各一钱) 良姜(五分)水二钟,枣二枚,乌梅一个,煎八分,食远服。

  祛疟饮:三发后,火盛气强者,可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贝母(去心) 紫苏(各一钱) 橘红 山楂肉 枳实(各钱半) 槟榔(八分) 柴胡(七分) 甘草(炙,三分) 知母(去毛净,盐酒炒过,五钱)

  上用水二钟,煎一钟,又将滓再煎,至八分,并一处,露过宿,临发日早温服一半,未发前一时许再温服后半。

  截疟饮:《史崇质传》云:得之四明胡君,屡试屡验。

  黄 (炙,一钱六分)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橘红 砂仁 草果 五味子(各一钱) 甘草(七分) 乌梅(三枚)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温服。

  《济生》万安散:治一切疟病之初,邪盛气壮者,进此药以逐邪取效。若气虚胃弱及妊妇,皆不宜用。

  苍术 浓朴(姜炒) 陈皮 槟榔 常山(酒浸) 甘草(炙,各一钱半)

  上咀。水一钟半,煎八分,露一宿,临发早,温服。忌热物。

  《济生》鳖甲饮子: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 川芎 黄 草果仁 槟榔 白术 橘红 白芍药 甘草 浓朴(制,等分)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七分,温服无时。

  《济生》清脾饮: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浓朴(制) 青皮 白术 草果仁 柴胡 茯苓 黄芩 半夏 甘草(各等分)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未发前服。忌生冷、油腻。寒多者,可加肉桂;热多者,可加黄连。

  《局方》草果饮:治诸疟通用。

  草果 川芎 白芷 苏叶 青皮 陈皮 良姜 炙甘草上等分,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留滓服并煎。当发日,进三服,不以时。加姜煎,亦治寒疟。

  《简易》七宝饮:治一切疟疾,不拘寒热,鬼疟、食疟。

  常山 草果 槟榔 浓朴(姜制) 青皮 陈皮 甘草(各一钱)

  上用酒、水各一钟,共煎一钟,将滓亦如前再煎一钟,各另放,俱露一宿,至次日当发清晨,面东先服头服,少顷,再饮二服,大有神效。

  《简易》四兽饮:治诸疟,和胃消痰。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减半) 陈皮 半夏 草果 乌梅(各等分) 大枣(三枚) 生姜(五片)

  上咀,以盐少许,腌食顷,湿纸浓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

  《局方》常山饮:治疟疾发散不愈,渐成痨瘵。

  知母 常山 草果 乌梅肉(各一斤) 良姜(二十两) 炙甘草(一斤)

  上咀。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丹溪)截疟丹:

  雄黄(一两) 人参(五钱)

  上为末,于端午日用粽子尖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发日早,面东,井花水吞之。忌诸热味。

  《集成》截疟常山饮:

  常山 草果 穿山甲(炙) 甘草(炙) 槟榔 知母 乌梅上等分,用水、酒各一钟,煎至一钟,露一宿,发前二时温服。如吐则顺之。

  《宝鉴》交加饮子:治痰、食、瘴气、虚寒等疟。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个,一煨一生) 浓朴(二钱,半炒半生) 大甘草(二寸,半生半炙) 生姜(一两,半生半煨)

  上水一钟半,煎八分,发日空心服,未愈再服。

  柴平汤:治脉濡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

  柴胡 人参 半夏 黄芩 甘草 陈皮 浓朴 苍术水二钟,加姜、枣煎服。

  《局方》人参养胃汤: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寒热头痛,身体拘急,山岚瘴气,疫疠疟疾等症。

  半夏 浓朴(姜制) 橘红(各八分) 藿香 草果 茯苓 人参(各五分) 苍术(一钱) 炙甘草(三分)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和解散:治瘴病初作,胸腹满闷,头眩发热。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二两) 甘草(四两,炒) 本 桔梗(各三两) 苍术(半斤米泔浸一宿,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热服。日三服,夜一服。此药不拘伤风伤寒,初作未分证候,任服之,大能助胃祛邪,和解百病。

  槟榔煎:治山岚瘴气,寒热呕吐腹满,不思饮食。

  槟榔 苍术 浓朴(姜制) 陈皮 草果(各一钱) 甘草(一寸) 煨生姜(一块)水一钟半,枣三枚,煎八分,食远热服。

  屠酥酒:辟山岚瘴气,瘟疫等气。

  麻黄 川椒(去合口者) 细辛 防风 苍术(制) 干姜 肉桂(去粗皮) 桔梗(等分)

  上为粗末,绢囊贮浸酒中,密封瓶口,三日后可服。每日空心服一、二杯。冒露远行,辟诸邪气,但不宜多饮使醉。

  降椒酒:辟一切瘴气,寻常宜饮之。

  降真香(二两,细锉) 川椒(一两,去合口者)

  上用绢囊贮浸无灰酒中,约二斗许,每日饮数杯,百邪皆不能犯,兼治风湿香港脚,疝气冷气,及背面恶寒、风疾有效。

  《局方》省风汤:治中风挟热挟痰,口噤,口眼歪斜,挛急疼痛,风盛痰实。

  防风 南星(生用,各二钱) 半夏(浸洗,生用) 黄芩 甘草(各一钱)水二钟,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此药同导痰汤合服尤妙。

  《局方》八风散: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

  藿香(去土,半斤) 前胡(去芦) 白芷(各一斤) 黄 (炙) 甘草(炙) 人参(各二斤) 羌活防风(各三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入薄荷少许,煎七分,食后温服。或用腊茶清调服一钱亦可。小儿虚风,用腊茶清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加减服。

  防风当归汤:治发汗过多,发热,头摇口噤,脊背反张,太阳兼阳明证也,宜去风养血。

  防风 当归 川芎 熟地黄(等分)每服一两,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顺风匀气散:治中风中气,半身不遂,口眼 斜,先宜服此。

  白术 人参 天麻(各五分) 沉香 白芷 青皮 甘草(各四分) 紫苏 木瓜(各三分) 乌药(一钱半)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易简》星香汤:治中风痰盛,服热药不得者。凡痰厥气厥,身热面赤者,宜服之。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上作二帖。水二钟,生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济生》八味顺气散:治气厥、身冷似中风。凡患中风者,先服此药顺气,次进治风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青皮 陈皮 白芷 台乌(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机要》大秦艽汤: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愈。

  当归 芍药 白术 生地 熟地 川芎 甘草 茯苓 防风 白芷 独活 羌活 黄芩(各七分) 秦艽 石膏(各一钱) 细辛(五分)春、夏加知母一钱。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如遇天阴,加生姜七片;如心下痞,加枳实五分。按:此汤自河间、东垣而下,俱用为中风之要药。夫既无六经之外证,而胡为用羌、辛、防、芷等药?既内无便溺之阻隔,而何用石膏、秦艽、黄芩之类?其为风寒痛痹而血虚有火者,乃宜此方耳。

  《拔萃》养血当归地黄汤:治中风少血偏枯,筋脉拘挛疼痛。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芍药 本 防风 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薏苡仁汤:治中风流注,手足疼痛,麻痹不仁,难以伸屈。

  薏苡仁 当归 芍药 麻黄 官桂 苍术(米泔浸,切,炒) 甘草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煎八分,食前服。自汗,去麻黄;有热,减官桂。

  涤痰汤: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制) 半夏(泡七次,各二钱半) 枳实(麸炒) 茯苓(各一钱) 橘红(一钱半) 石菖蒲人参(各一钱) 竹茹(七分) 甘草(五分)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清心散:治风痰不开。

  青黛 硼砂 薄荷(各二钱) 牛黄 冰片(各三分)

  上为细末。先以蜜水洗舌,后以姜汁擦舌,将药末蜜水调稀擦舌本上。

  《简易》虎骨散:治半身不遂,肌肉干瘦为偏枯。忌用麻黄发汗,恐枯津液,惟此方润筋去风。

  当归 乌蛇肉(各二两) 赤芍药 白术 续断 本 虎骨(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若骨中烦疼,加生地黄一两;若脏寒自利,加天雄半两。

  虎骨散:治风毒走注,疼痛不定,少得睡卧。

  虎胫骨(醋炙) 龟板(醋炙,各二两) 血竭(另研) 没药(另研) 自然铜(醋粹) 赤芍药当归 苍耳子(炒) 骨碎补(去毛) 防风(各七钱半) 牛膝(酒浸) 天麻 槟榔 五加皮羌活(各一两) 白附子(炮) 桂心 白芷(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交加散:治螈 ,或战振,或产后不省人事,口吐痰涎。

  当归 荆芥穗(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酒少许,煎七分,灌服,神效。

  《良方》交加散:方在妇人。

  治经脉结聚不调,腹中撮痛。

  (洁古) 四白丹 清肺气,养魂魄,以中风多昏冒,气不清利也,兼能下强骨髓。

  白术 白茯苓 人参 川芎 甘草 砂仁 香附 防风(各半两) 白芷(一两) 白檀香 藿香(各钱半) 知母 细辛(各二钱) 羌活 薄荷 独活(各二钱半) 麝香(一钱,另研) 牛黄 片脑(各五分,另研) 甜竹叶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临睡嚼一丸,煎愈风汤送下。上清肺气,下强骨髓。

  续断丹:治中风寒湿,筋挛骨痛。

  续断 萆 (酒浸) 牛膝(酒浸) 干木瓜 杜仲(炒,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每两作四丸。每服一丸,细嚼温酒下,不拘时。

  《济生》 丸:治中风口眼 斜,时吐涎沫,语言蹇涩,手足缓弱。 草(生于沃壤间带猪气者是)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采叶洗净,不拘多少,九蒸九晒,每蒸用酒蜜洒之,蒸一饭顷。九蒸毕,日干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温酒、米饮任下。

  一方:每 草一斤,加四物料各半两,川乌、羌活、防风各二钱,丸服。

  蠲痹汤:治周痹及手足冷痹,脚腿沉重,或身体烦疼,背项拘急。

  当归 赤芍药(煨) 黄 姜黄 羌活(各钱半) 甘草(五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不拘时服。

  三痹汤: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等疾皆效。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 杜仲(姜汁炒) 续断 桂心 牛膝 细辛白茯苓 防风 秦艽 独活 甘草(等分)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加味五痹汤:治五脏痹证。

  人参 白芍药(煨) 茯苓 川芎(或倍之) 当归(各一钱) 五味子(十五粒) 细辛(七分) 甘草(五分) 白术(一钱,脾痹倍用)水二钟,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肝痹,加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神、麦冬、犀角;脾痹,加浓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紫菀、半夏、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 、萆 。

  人参散:治肝脾气逆,胸胁引痛,眠卧多惊,筋脉挛急,此药镇肝去邪。

  人参(二两) 杜钟(炒) 黄 (炙) 枣仁(微炒) 茯神(各一两) 五味子 细辛(去苗) 熟地黄 秦艽 羌活(去芦) 芎 丹砂(细研,各半两)

  上为细末,入丹砂再研匀,每服一钱,不拘时,温酒调下,日三服。

  六味茯苓汤:治肢体手足麻痹,多痰唾,眩冒者。

  半夏(制) 赤茯苓 橘红(各二钱) 枳壳(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一钱)水二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枳实散:治心痹胸中气坚急,心微痛,气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饮食。

  枳实(麸炒) 桂心 细辛 桔梗(各七钱半) 青皮(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钟,生姜一钱半,煎六分,不拘时服。

  紫苏子汤:治肺痹心胸满塞,上气不下。

  紫苏子(炒,八两) 半夏(汤泡,五两) 橘红 桂心(各三两)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五钱,水一钟,生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除湿蠲痛汤:治风湿痛痹。

  羌活 茯苓 泽泻 白术(各一钱半) 陈皮(一钱) 甘草(四分) 苍术(米泔浸炒,二钱)水二钟,煎八分,入姜汁、竹沥各二、三匙。痛在上者,加桂枝、威灵仙、桔梗;痛在下者,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桂心散:治风邪走注疼痛。

  桂心 漏芦 芎 威灵仙 白芷 当归 木香 白僵蚕(炒) 地龙(去土炒干,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湿郁汤:治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湿郁,其状身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脉沉而细缓者是也。

  苍术(三钱) 白术 香附 橘红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白茯苓 抚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甘草(五分)生姜五片,水煎服。

  趁痛散:

  乳香 没药 桃仁 红花 当归 羌活 地龙(酒炒) 牛膝(酒洗) 甘草 香附(童便洗) 五灵脂(酒炒)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或加酒炒芩、檗。

  秦艽地黄汤:治风热血燥,筋骨作痛。

  秦艽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甘草 防风 荆芥 升麻 白芷 蔓荆子 大力子(蒸) 羌活(各一钱)

  上水煎服。

  活络饮:治风湿痹痛,诸药不效。

  当归 白术 川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一钟半,姜五分,煎七分,温服。

  《宝鉴》独活寄生汤:治肾虚卧冷,寒湿当风,腰脚疼痛。

  独活(一钱) 杜仲(炒) 细辛 桑寄生 人参 当归 川芎 芍药 茯苓 牛膝 甘草桂心 熟地黄 防风 秦艽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空心服。

  透经解挛汤:治风热筋挛骨痛。

  穿山甲(三钱,炮) 荆芥 红花 苏木 羌活 当归 蝉蜕(去土) 防风 天麻 甘草(各七分) 白芷(一钱) 连翘 川芎(各五分)

  上酒、水各半煎服。

  熏蒸方:治肾气衰弱,或肝脾肾三经受风寒湿气,停于腿膝经络,致成脚痹疼痛。宜用此药和荣卫、通经络,是亦治痹之法。

  花椒(一撮) 葱(三大茎,切) 盐(一把) 小麦麸(约四、五升) 酒(一盏) 醋(不拘多少,以拌前件,至润为度)

  上放铜器内炒令极热,摊卧褥下,将患脚熏蒸其上,盖以衣被,稳卧一时,要汗出为度,勿见风。或加姜、桂亦妙。

  熏洗痛风法: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

  上用樟木屑一斗,以急流水一担煮沸,将樟木屑入大桶内,用前汤泡之,桶边放一兀凳,桶内安一矮凳,令病患坐桶边,放脚在桶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致坏眼。其功甚捷。

  愈风丹:治足三阴亏损,风邪所伤,肢体麻木,手足不随等证。

  羌活(十四两) 当归 熟地 生地(各一斤) 杜仲(七两) 天麻 萆 (另研细) 牛膝(酒浸焙干) 玄参(各六两) 独活(五两) 肉桂(三两)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白汤下。

  易老天麻丸:治诸风肢节麻木,手足不随等证。

  天麻(酒浸三日,焙干) 牛膝(制同前) 萆 (各六两,另研末) 当归(二十两) 附子(制,一两) 羌活(十两) 生地(一斤)丸服如前法。一方有玄参(六两) 杜仲(七两) 独活(五两)按:此方与前愈风丹大同,但生地性凉,恐滞经络,宜改用熟地为妥。且以六十四两之诸药,而佐以一两之附子,果能效否?此最少亦宜四两或六两方可也。

  愈风燥湿化痰丸:治历节风,湿痰壅滞,昼夜疼痛无休者。

  白术(炒) 苍术(米泔浸) 杜仲(姜汁炒,各二两) 牛膝(酒浸) 川芎 薏仁 巴戟 破故(炒,各一两) 当归 牙皂(瓦炒) 防风 羌活 生地 独活 防己 天麻 南星 半夏陈皮 木香 沉香 川乌 僵蚕 全蝎(各五钱)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食前酒送下,日二次,食干物压之。

  活络丹:治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者。

  草乌(炮,去皮) 川乌(炮,去皮脐) 胆星(各六两) 地龙(去土焙干) 乳香(去油) 没药(各二两,二钱)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酒、茶清任下。

  (东垣)开结导饮丸: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脚肿痛。

  白术(炒) 陈皮(炒) 泽泻 茯苓 神曲(炒) 麦芽(炒) 半夏(制,各一两) 枳实(炒)青皮 干姜(各五钱) 如有积块者,加巴霜钱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丸或十丸,温水下。此内伤饮食,脾胃之气不能营运上升,则注为香港脚,故用此以导引行水化脾气也。

  换骨丹:通治诸风痹痛,兼治鹤膝风。此与后史国公浸酒方大同。

  虎骨(酥炙) 防风 牛膝 当归 羌活 独活 败龟板 秦艽 萆 晚蚕砂 松节(各一两) 枸杞(一两半) 茄根(洗净,二两)酒糊丸服,或酒浸、或为末服亦可。

  《局方》换腿丸:治足三阴经虚,为风寒热湿所侵,发为挛痹,纵缓疼痛,上攻胸胁,下至脚膝,足心发热,行步艰难。

  薏仁 南星 防己 防风 石斛 槟榔 萆 石南叶 羌活 木瓜(各四两) 牛膝(酒浸) 当归 天麻 续断(各一两) 黄 (一两半)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酒下。

  史国公浸酒方:一名万病无忧酒。治诸风五痹,左瘫右痪,四肢顽麻,口眼歪斜,骨节酸痛,诸般寒湿风气,效难尽述。

  当归 鳖甲(炙) 羌活 萆 秦艽 防风(去芦) 牛膝 晚蚕砂 松节(各二两) 枸杞(五两) 干茄根(八两,饭上蒸熟) 虎胫骨(酒浸一日。焙干,酥炙)用无灰酒一斗,绢袋盛药入酒内,封十日可服。取饮时,不可面向坛口,恐药气冲人头面。饮酒不可间断。饮尽,将药渣晒干为末,米糊丸,桐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忌发风动气等物。

  《类方》煨肾散:治腰痛。

  人参 当归 杜仲 肉苁蓉 破故纸 巴戟 鹿角霜 秋石(等分)为末,用猪腰子一个,洗净血水,淡盐 过,劈开两半,勿令断,中间细细花开,用前药掺入,另用稀绢裹,线缚定,外用小砂罐入酒少许,用纸封固,毋令泄药气,煮腰子候熟取食之,仍饮醇酒三杯,立愈。

  调荣活络饮:治失力闪腰,或跌扑瘀血,及大便不通,腰痛。

  当归 牛膝 杏仁(研如泥) 大黄(各二钱) 生地 芍药 红花 羌活(各一钱) 桂枝(三分)川芎(一钱半)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胡桃汤:治肾虚腰痛。

  胡桃肉 补骨脂 杜仲(各四两。一作各四钱)

  上 咀,分二帖。用水二钟,煎七分,空心服。

  《良方》鸡鸣散:治香港脚第一品药,不问男女皆可服。如感风湿流注,脚痛不可忍,筋脉浮肿者,并宜服之,其效如神。

  槟榔(七枚) 橘红 木瓜(各一两) 吴茱萸 苏叶(各三钱) 桔梗(去芦) 生姜(连皮,各半两)

  上 咀。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半,取渣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小碗,两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次冷服之,冬月略温亦可,服了用干物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服之亦可。服药至天明,当下黑粪水,即是肾家所感寒湿之毒瓦斯也。至早饭时,必痛住肿消,只宜迟吃饭,使药力作效。此药并无所忌。

  茱萸木瓜汤:治香港脚冲心,闷乱不识人,手足脉欲绝。

  吴茱萸(半两) 干木瓜(一两) 槟榔(二两)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立效散:治香港脚攻心。此方消肿甚效,及治暴肿。

  槟榔(七枚) 生姜(二两) 陈皮 吴茱萸 紫苏 木瓜(各一两)

  上水三升,煎一升,分作二服。

  (丹溪)防己饮:治香港脚。

  白术 木通 防己 槟榔 川芎 甘草梢 犀角 苍术(盐水炒) 生地黄 黄柏(酒炒,等分)

  上水煎服。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加牛膝;有热,加黄芩、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石膏;有痰,加竹沥、姜汁。

  紫苏散:治香港脚上气,心胸壅闷,不得眠卧。

  苏叶 桑白皮 赤茯苓 槟榔 木瓜(各一两) 炙甘草 紫菀 前胡(去芦) 杏仁(去皮尖)百合(各七钱)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三因》紫苏子汤:治香港脚阴阳交错,上重下虚,中满喘急,呕吐自汗。

  苏子(炒) 半夏(制,各一钱) 前胡 浓朴(姜汁炒) 甘草(炒) 归身(各七分) 陈皮 肉桂(各四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济生》槟榔汤:治一切香港脚,散气疏壅。

  槟榔 香附 陈皮 苏叶 木瓜 五加皮 甘草(炙,各七分)

  上 咀。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服。

  加减槟榔汤:治一切香港脚、脚弱,名曰壅疾,贵在疏通,春夏尤宜服之。

  槟榔 橘红 苏叶(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如脚痛不已者,加木香、五加皮;妇人脚痛,加当归;室女脚痛,多是肝血滞实,宜加赤芍药;中满不食,加枳实;痰厥或吐,加半夏;腹痛大便不通,用此汤下青木香丸,或加大黄;小便不利,加木通;转筋者,加吴茱萸;脚肿而痛者,加大腹皮、木瓜;脚痛而热,加地骨皮。

  槟榔散:治香港脚冲心,烦闷不识人。

  槟榔 茴香 木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以童便一钟,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活人》桑白皮散:治香港脚盛发,上气喘促,两脚浮肿,小便赤涩,腹胁胀满,气急坐卧不得。

  桑白皮 郁李仁(各一两) 赤茯苓(二两) 木香 防己 大腹子(各一两半) 苏子 木通 槟榔青皮(各七钱半)

  上每服三、五钱,姜三片,水煎服。

  木香散:治香港脚冲心,烦闷,脐下气滞。

  木香(半两) 槟榔 木通(各一两)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木通散:治香港脚遍身肿满,喘促烦闷。

  木通(去皮) 苏叶 猪苓(各一两) 桑白皮 赤茯苓 槟榔(各二两)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一钟,不拘时温服。

  人参桂心散:治香港脚呕逆,心烦不能饮食。

  人参(去芦) 赤茯苓 槟榔 麦门冬 橘红(各一两) 桂心(七钱半)

  上 咀。每用八钱,水一钟半,加生姜七片,煎服。

  橘皮汤:治香港脚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思饮食。

  橘红 人参(去芦) 苏叶(各一两)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一钟,不拘时温服。

  《集验》半夏散:治香港脚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饮食。

  半夏(泡七次,切) 桂心(各七钱半) 赤茯苓 人参(去芦) 橘红 前胡(去芦) 槟榔(各一两) 苏叶(一两半)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生姜七片,淡竹茹二钱,煎七分,温服无时。

  大腹皮散:治诸香港脚浮肿,心腹痞闷,小便不利。

  大腹皮(三两) 木瓜 苏子 槟榔 荆芥穗 乌药 橘红 苏叶(各一两) 萝卜子(半两) 沉香枳壳(麸炒) 桑白皮(各两半)

  上 咀。每服八钱,水一钟半,姜五片,煎八分,温服。《御医药方》加木通、白茯苓、炒茴香、炙甘草四味,即名沉香大腹皮散。

  《活人》大腹子散:治风毒香港脚,肢节烦疼,心神壅闷。

  大腹子 紫苏 木通 桑白皮 羌活 木瓜 荆芥 赤芍药 青皮 独活(各一两) 枳壳(二两)

  上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葱白七寸煎,空心温服。

  地黄汤:治穿心香港脚。

  熟地黄(四两) 当归(二两) 芍药 川芎 牛膝(酒浸) 三奈(各一两) 杜仲(半两,姜汁炒)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木瓜汤:治香港脚。

  木瓜 大腹 紫苏 木香 羌活 炙甘草(各一钱) 茯苓 陈皮(各八分)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

  沉香汤:治香港脚攻心,烦闷气促,脚酸疼。

  沉香 木通 槟榔(各五分) 吴茱萸(三分) 赤芍(一钱半) 紫苏(一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续断丸: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肌肉麻痹。

  川续断 当归 萆 附子 防风 天麻(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半两) 川芎(七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或米饮下。

  《本事》续断丸:治肝肾风寒气弱,脚不可践地,脚瘠疼痛,风毒流注下部,行止艰难,小便余沥。此药补五脏内伤,调中益气,凉血,强筋骨。

  杜仲(五两) 五加皮 防风 薏仁 羌活 续断 牛膝(酒浸,各三两) 萆 (四两) 生地黄(五两)

  上为末,用好酒三升,化青盐三两,用木瓜半斤去皮、子,以前盐、酒煮成膏,和药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任下。

  《保命》牛膝丸:治肾肝虚损,骨痿不能起于床,筋弱不能收持,宜益精缓中。

  牛膝(酒浸) 萆 杜仲(炒) 白蒺藜 防风 菟丝子(酒煮) 肉苁容(酒浸,等分)官桂(减半)

  上为末,酒煮猪腰子捣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本事》酒浸牛膝丸:治腰脚筋骨酸软无力。

  牛膝(三两,炙黄) 川椒(去合口者) 虎骨(真者,醋炙黄,各半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上 咀,用生绢作袋盛药,以煮酒一斗,春秋浸十日,夏七日,冬十四日,每日空心饮一大盏。酒尽出药为末,醋糊丸,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忌动风等物。

  茱萸丸:治香港脚入腹,喘急欲死。

  吴茱萸(泡) 木瓜(等分)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空心酒饮任下。或以木瓜蒸烂,研膏丸服尤妙。此方内加大黄,名三将军丸。

  (东垣)健步丸:治脚膝无力,屈伸不得,腰背腿脚沉重,行步艰难。

  防己(酒洗,一两)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炙甘草 天花粉(酒洗,各五钱) 防风 泽泻(各三钱) 苦参(酒洗) 川乌(各一钱) 肉桂(五分)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煎愈风汤空心送下。

  调元健步丸:治阴虚血少,湿热兼行,足履无力。

  当归(酒洗) 川黄柏(盐酒炒) 枸杞(各二两) 牛膝(三两,盐酒浸) 白芍药(微炒) 白茯苓白术(炒) 苍术 陈皮(各一两) 炙甘草(三钱) 木瓜 五加皮(各八钱) 川续断(七钱) 泽泻防己(各五钱)蜜丸,桐子大。空心盐汤送下七、八十丸,或百丸。

  《三因》胜骏丸:治元气不足,为寒湿之气所袭,腰足挛拳,或脚面连指走痛无定,筋脉不伸,行步不随。常服益真气,壮筋骨。

  附子(炮制) 当归 天麻 牛膝 木香 枣仁(炒) 熟地(酒蒸) 防风(各二两) 木瓜(四两) 羌活 乳香(各半两) 全蝎(炒) 甘草(炙) 没药(各一两) 麝香(二钱)

  上为末,用生地黄三斤,以无灰酒四升煮干,晒二日,杵烂如膏,入前末和匀,杵千余下,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二丸,细嚼临卧酒下。作小丸服亦可。

  神应养真丹:治厥阴经为四气所袭,脚膝无力,或右痪左瘫,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语言蹇涩,气血凝滞,遍身疼痛。

  当归(酒浸片时,捣) 熟地黄(酒蒸,捣) 川芎 芍药 羌活 天麻 菟丝子(酒制)木瓜(等分)

  上为末,入地黄、当归二膏,加蜜捣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盐汤亦可。

  透骨丹:专治香港脚。

  川乌(炮) 羌活 沉香 乳香(另研) 川芎 槟榔 木瓜(各一两) 木香(一两半) 白茯苓(二两)

  上为末,曲糊丸,梧子大。食前姜汤下六、七十丸。

  《本事》虎骨酒:去风,补血益气,壮筋骨,强脚力。

  虎胫骨(真者) 萆 仙灵脾 薏苡仁 牛膝 熟地黄(各二两)

  上锉细,绢袋盛,浸酒二斗,饮了一盏入一盏,可得百日。妇人去牛膝。

  《活人》薏仁酒:治脚痹。

  薏苡仁 牛膝(各二两) 海桐皮 五加皮 独活 防风 杜仲(各一两) 熟地黄(一两半) 白术(半两)

  上为粗末,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五升浸,春秋冬二七日,夏月分作数帖,逐帖浸酒用之。每日空心服一盏或半盏,日三、四服,常令酒气不绝。久服觉皮肤下如有虫行,即风湿气散。

  椒艾囊:治香港脚极效,及避一切香港脚风气毒瓦斯。

  艾叶(揉,半斤) 川椒(一斤,净) 草乌(二两,为粗末)

  上三味,和匀,用布袱铺如棉褥,裹足底及足胫,即用火踏,下加微火,烘踏于上,使椒艾之气得行于足,自然寒湿风毒诸气皆得消散,立能止痛。痛止后,仍要三二日一为之,或夜卧包之,达旦去之。用此方法,无不效者。

  (丹溪)敷香港脚方:治香港脚肿痛。

  芥菜子 白芷(等分)

  上为末,姜汁和敷痛处。

  芜荑散:治大人小儿蛔咬心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此蛔心痛也,宜此主之。

  芜荑 雷丸(各半两) 干漆(捶碎,炒大烟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温水七分钟调和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五分。

  《直指》芜荑散:取诸虫。

  鸡心槟榔 芜荑(各三钱) 木香(一钱)

  上为末,作一服,先以酸石榴根煎汤,俟五更时,乃嚼炙肉引虫头向上,然后以石榴根汤调药温服,虫自软困而下。

  榧子煎:治寸白虫,化为水。

  细榧子(四十九枚,去壳)以砂糖水半盏,用砂锅煮干,熟食之,每月上旬平旦空心服七枚,七日服尽,虫化为水,永瘥。一方以百枚食尽佳;不能食者,尽五十枚。经宿,虫消自下。并治三虫,神效方也。

  圣效方:治寸白虫神效。

  槟榔(半两) 南木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浓米饮调下。须五更空心,先嚼炙肉,只咽汁下咽,吐其肉,随即服药,辰巳间当虫下,尽去病根,此方简易屡验。

  (仲景)乌梅丸:治胃寒吐蛔、蛔厥等证。

  乌梅(三十个) 人参 黄柏(炙) 细辛 附子(炮) 桂枝(各六钱) 黄连(炒,一两六钱) 干姜(一两) 当归(酒浸)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各四钱,《撮要》作各四两)

  上研末,先将乌梅用酒蒸烂捣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日三服。忌生冷滑物。或用理中汤下。成无己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

  《济生》乌梅丸:方在固阵。治大便下血。

  神授散:方在因阵。治传尸痨虫。

  《宝鉴》川楝散:治诸疝、小肠气。

  木香 小茴香(盐炒,各一两) 川楝子(一两,用巴豆十五粒打破,同炒黄,去巴豆不用)

  上为末。空心酒下二钱。

  荔核散: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大茴香(炒) 沉香 木香 青盐 食盐(各一钱) 川楝肉 小茴香(各二钱) 荔枝核(十四枚,用新者,烧焦裂)

  上为细末。每三钱,食前热酒调服。

  《经验》苍术散:治下元虚损,偏坠,肾茎痛楚。

  真茅山苍术(六斤,分六制,一斤用老米泔水浸二日夜;一斤酒浸二日,切片晒干;一斤用斗子青盐半斤,同炒黄色,不用盐;一斤用小茴香四两,同炒黄色,去茴香不用;一斤用大茴香四两,同炒如前;一斤用桑椹二斤,取汁拌制,晒干)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酒下。

  《宝鉴》天台乌药散:治小肠疝气,牵引脐腹疼痛。

  乌药 木香 茴香(炒) 良姜(炒) 青皮(各半两) 槟榔(二个) 川楝子(十个) 巴豆(七十粒)

  上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加麸炒黑,去麸及巴豆不用,其余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甚者姜酒下。

  《百选》桃仁膏:治气血凝滞,疝气,膀胱小肠气,痛不可忍。

  桃仁(炒,去皮尖) 大茴香(炒)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白二寸煨熟,蘸药细嚼,空心热酒下。

  《局方》守效丸:治 疝不痛者之要药。

  苍术 南星 白芷 川芎 山楂 半夏 枳实(一云橘核)

  上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盐汤下。有寒,加茱萸;有热,加山栀子;又或加青皮、荔枝核。

  来复丹:治伏暑泄泻,里寒外热,其效如神,及治诸腹痛疝气,小儿惊风。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入瓷盘内,用微火炒,以柳枝搅结砂子,火不可大,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 舶上硫黄(一两) 五灵脂(澄去砂) 橘红 青皮(各二两,一作各二钱)太阴玄精石(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伏暑闷乱,紫苏汤下。大人疝气诸痛,悉宜服之。小儿惊风欲绝,研碎,米汤下。

  《卫生》润肠汤:治大便燥结不通。

  生地黄 生甘草 熟地黄 当归尾 大黄(煨,各五钱) 桃仁 麻子仁(各一钱) 红花(五分)

  上用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通幽汤:治大便燥结坚黑,腹痛。

  熟地 生地 归梢 红花 桃仁泥 大黄(各一钱) 升麻(二分)水一钟半,煎服。古方加麻仁、甘草,即名润燥汤。

  (东垣)导滞通幽汤:治幽门不通,气不升降,大便闭塞。凡脾胃初受热中,多有此证,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升麻梢 桃仁泥 归身(各一钱) 炙甘草 红花(各三分) 熟地 生地(各五分)水二钟,煎一钟,调槟榔末五分,稍热服。

  (河间)浓朴汤:治大便气秘不通,不能饮食,小便清利者,谓之虚秘,此汤主之。盖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浓朴(一钱半) 白术(二钱) 半夏 枳壳 陈皮 甘草(各一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食远服。如不通,加大黄一钱。

  《会编》皂角散: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者。

  大皂角(烧存性)

  上为末。米汤调下。又以猪脂一两煮熟,以汁及脂俱食之。又宜以八正散加槟榔、枳壳、朴硝、桃仁、灯心、茶叶煎服。

  《良方》三仁丸:治大肠有热,津液竭燥,大便涩。

  柏子仁 松子仁 火麻仁(各一两)

  上研匀,用黄蜡半两溶化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未快,加数服之。

  脾约丸:方在攻阵。通大便秘结。

  (东垣)润肠丸:治胃中伏火,大便秘涩不通,不思饮食,或风结血秘,皆须润燥和血疏风,则自通矣。

  归梢 大黄(煨) 羌活(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上以二仁另研为泥,外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一方有皂角仁、秦艽各五钱。

  《济生》苁蓉润肠丸:治发汗利小便,致亡津液,大腑秘结,老人虚人宜服。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

  上为末,取麻子仁捣烂,和水取汁打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或酒送下。

  益血润肠丸:治老人大便燥结。

  熟地黄(六两) 杏仁(炒,去皮尖) 麻仁(各三两,以上三味同杵膏) 枳壳(麸炒) 橘红(各二两) 肉苁蓉(酒洗去甲) 阿胶(炒,各一两) 苏子 荆芥(各一两) 当归(三两)

  上以后七味为末,同前三味膏和杵千余下,仍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白汤或酒下。

  搜风顺气丸:治痔漏风热闭结,老人燥秘等证。

  车前子(两半) 大麻子(微炒,二钱) 大黄 (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丝子(酒浸) 枳壳 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圣惠》搜风顺气丸:治风气香港脚,凡老人小儿血热风热而大便秘结者宜服。

  车前子(两半) 大麻仁(微炒,去壳) 郁李仁(炮,去皮) 菟丝子(酒浸煮) 牛膝(酒浸一宿) 干山药(各一两) 白槟榔(一两) 枳壳(麸炒) 防风 独活(各八钱)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炼蜜丸,小豆大。茶酒汤任下,早晚各一服。

  地髓汤: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及五淋小便不通,茎中痛甚欲死。一名牛膝膏,又名苦杖散。

  牛膝(不拘多少)或用一两捶碎。以水二钟,煎浓汁一钟,去渣,日三服。又法入麝香少许,空心服。或单以酒煎亦可。

  牛膝膏: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尖) 归尾(酒洗,各一两) 生地黄(酒洗) 赤芍药(各两半) 川芎(五钱) 牛膝(去芦,四两,酒浸一宿)

  上 咀。用好水十钟,炭火慢煎至二钟,入麝香少许,分四次空心服。如夏月,须用冷水换浸之,则不坏。

  《经验》琥珀散:治老人虚人小便不通,淋涩。

  琥珀(为末) 人参(煎汤)空心,以人参汤调服琥珀末一钱。

  导赤散:方在寒阵。利小肠热涩。

  万全木通汤:治小便难而黄。

  木通 赤茯苓 车前叶 滑石(各二钱) 瞿麦(一钱)水一钟半,煎七分,食前服。

  葱白汤: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胀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此由暴气乘膀胱,或因惊忧气无所伸,冲逆胞系,郁闭不流。

  陈皮(三两) 葵子(一两) 葱白(三茎)

  上 咀。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云每服五钱,葱白三茎,水煎服。

  (东垣)清肺饮子:治渴而小便不利,邪热在上焦气分也。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半) 车前子 琥珀 木通 瞿麦 蓄(各一钱) 通草灯心(各五分)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

  半夏丸:治湿痰流注、白浊,神效。

  半夏(制) 猪苓(等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服。按:此方与《本事》猪苓丸同意,详固阵。

  《良方》醍醐膏:治消渴。

  白砂蜜(五斤) 砂仁(为末,半两) 乌梅(一斤,捶碎。用水四大碗,煎一碗,去渣)

  上入砂锅,慢火熬赤色成膏,取下放冷,加白檀细末三钱,麝香一字,搅匀,以瓷器收贮密封。冬月沸汤调服,夏月凉水亦可。

  无择养荣汤:治五疸虚弱,脚软心悸,口淡耳鸣,微发寒热,气急,小便白浊,当作虚劳治之。

  人参 黄 白术 当归 甘草(炙) 桂心 陈皮(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生地黄 茯苓(各五钱) 五味子 远志(各三钱)

  上咀。每服一两,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食前服。

  《纲目》绿矾丸:治黄胖。

  绿矾(六两,以米醋于铁杓内炒七次,干为度,放地上出火气) 南星(炒黄色) 神曲(一两,炒黄色) 大皂角(一斤,铁锅水煮烂,揉出声,胶净汁入锅,入枣肉再熬成胶和药) 红枣(六两,蒸,去皮核,入皂角汁纳熬胶)

  上前三味为细末,以皂角枣胶捣丸,桐子大。每服五丸,清晨下床时用姜汤下,夜卧上床时再服五丸。忌油腻煎炒。如身上发红斑,急煎枣汤解之自愈。

  《简易》济众方:治心气不宁,怔忡惊悸,清上膈风热痰饮。

  白石英 朱砂(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金银汤调下。

  抱胆丸:治男妇一切癫痫风狂,或因惊恐畏怖所致,及妇人产后惊气入心,并室女经脉通时惊邪蕴结,气实上盛者,累效。

  水银(二两) 黑铅(一两半) 朱砂(细研) 乳香(细研,各一两)

  上将黑铅入铫子内溶化,下水银结成砂子,次下朱砂、乳香,乘热用柳木槌研匀,丸鸡豆子大。每服一丸,空心井花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惊动,觉来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灵苑辰砂散:治风痰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仆地,吐沫戴眼,魂魄不守。

  辰砂(光明佳者,二两) 枣仁(微炒) 乳香(明者,各半两)

  上为细末。先令病患随量恣饮沉醉,但勿令吐,居静室中,将前药都作一服,用温酒一钟调匀,令顿饮之。如量浅者,但随量取醉。服药讫,便令安卧,病浅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卧三两日,只令家人潜伺之,察其鼻息匀调,切勿唤觉,亦不可惊触使觉,必待其自醒,即神魂定矣。万一惊寤,则不可复治。吴正肃公少时心病,服此一剂,五日方寤,遂瘥。

  归神丹:治五痫诸风,痰壅惊悸,神不守舍。

  人参 当归 枣仁 白茯苓(各二两) 朱砂(大块者) 琥珀 远志(姜汤制) 龙齿(各一两)金箔 银箔(各二十片)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麦门冬汤下。

  《得效》宁志丸:治心风癫痫,服此一料,其病顿减。

  朱砂(佳者,一两)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石菖蒲 乳香(另研) 枣仁(浸去皮,取仁炒香熟,各五钱)

  上将朱砂用熟绢一小片包裹线扎,以 猪心一枚,竹刀切开,纸拭去血,入朱砂包定,再用线缚外,以竹箬重裹,麻皮扎紧,用无灰酒二升同入砂罐煮,酒尽,取出朱砂另研;将猪心用竹刀细切,砂盆内研烂,拌入药末,再加煮熟净枣肉四两捣,桐子大,留少朱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人参汤下。

  人参琥珀丸:治癫痫。

  人参 琥珀(另研) 茯神 白茯苓 石菖蒲(小者) 远志(酒浸,各半两) 乳香(另研)朱砂(水飞) 枣仁(温酒浸半日,去壳,纸上炒香,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温酒送下,日再服。如不能饮者,枣汤下。此可常服。

  《集验》秘方半夏丸:治心风癫狂。张德明传,其内人失心狂数年,服此药而愈,后再作,服人参琥珀丸而安。

  半夏(一两,用生姜汁煮三、五十沸,取出切作块,更煮令熟,焙干为末) 麝香(一钱,研)水银(半两) 生薄荷(一大握,用水银研如泥)

  上药同薄荷泥更研千百下,丸如芥子。每服十五丸,金银汤临卧服,三日再服。

  神应丹:治诸痫。

  辰砂(佳者,不拘多少)

  上研细,猪心血和匀,以蒸饼裹剂蒸熟,就热取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食后临卧服。

  (杨氏)五痫神应丸:治癫痫潮发,不问新久。

  白附子(炮,半两) 半夏(二两,汤洗) 南星(姜制) 乌蛇(酒浸) 白矾(生,各一两) 全蝎(炒,二钱) 蜈蚣(半条) 白僵蚕(炒,一两半) 麝香(三字,研) 皂角(二两,捶碎,用水半升揉汁去渣,同白矾一处熬干为度,研) 朱砂(飞,二钱半)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食后送下。

  《局方》牛黄清心丸:治心志不定,神气不宁,惊恐癫狂,语言谵妄,虚烦少睡,甚至弃衣登高,逾垣上屋,或小儿风痰上壅,抽搐发热,或急惊痰盛发搐,目反口噤,烦躁等证。

  牛黄(一两,二钱) 白术 麦门冬 枯黄芩(各两半) 人参 神曲 蒲黄(炒,各二两半) 山药(七两) 炙甘草(五两) 杏仁(去皮尖,炒黄色。另研) 桔梗(各二两二钱) 大豆黄卷(微炒) 当归肉桂(各一两七钱) 阿胶 白蔹(各七钱半) 白茯苓(一两二钱) 川芎 防风 麝香 冰片(各五钱) 羚羊角(镑,一两) 犀角(镑,二两) 雄黄(八钱,飞) 干姜(炮,七钱) 大枣(百枚,蒸熟去皮,研膏) 金箔(一千四百张,内四百为衣)

  上另研为末,炼蜜与枣杵匀,每两作十丸,用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温水化下。

  《医统》牛黄丸:治癫狂风痫心风,神不守舍,时发无常,仆地吐涎,不自知觉。

  牛黄 珍珠 麝香(各五分) 朱砂 龙齿(各另研) 犀角 琥珀(各二钱)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 人参 茯苓(各四钱) 水银(五分) 防风 黄芩 知母 龙胆草 石菖蒲 白芍药全蝎 甘草(各五钱) 蜂房(三钱) 金箔 银箔(各七十片)

  上为末,共和匀,炼蜜和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临卧新竹叶汤下。

  (万氏)牛黄清心丸:方在小儿。治心热神昏。

  (钱氏)牛黄丸:方在小儿。治小儿痰涎风痫。

  《杂着》牛黄丸:方在小儿。治小儿惊痫,痰涎壅盛。

  三味牛黄丸:方在小儿。治小儿惊热疳积。

  苏合香丸:治中气,或卒暴气逆心痛,鬼魅恶气等证。

  麝香 沉香 丁香 白檀香 香附 荜拨 白术 诃子(煨去皮) 朱砂(水飞) 青木香乌犀角(各二两) 熏陆香 龙脑(各一两) 安息香(二两,另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苏合油(二两,入安息香膏内)

  上为细末,用安息香膏并炼蜜,每两作十丸,熔黄蜡包裹为善。每用温水化服一丸。或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丸。

  龙脑鸡苏丸:治上焦之火,除烦解劳,安吐血衄血,清五脏虚烦,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等疾。

  麦冬(四两) 甘草(一两半) 龙脑薄荷叶(一斤) 阿胶(炒) 人参(各二两) 黄 (炙,一两) 生地(六两,另为末) 木通 银柴胡(各二两,此二味用沸汤浸一日夜,绞取汁)

  上用好白蜜二斤,先煎一两沸,却入地黄末,不住手搅,徐加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然后加前诸药末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随证用引送下。如室女虚劳,寒热潮作,用人参柴胡汤下。一方如前,有黄连一两。

  九还金液丹:方在小儿。

  治男妇小儿中风惊风,痰盛气急。

  《良方》香橘汤:治七情内伤,胸膈不快,腹胁胀痛。

  香附(炒) 半夏(制) 橘红(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良方》分气紫苏饮:治腹胁疼痛,气促喘息。

  苏叶 桔梗(去芦) 桑白皮 草果仁 大腹皮 白茯苓 陈皮 炙甘草(各一钱半)水一钟半,生姜三片,入盐少许,煎八分,食前服。

  《本事》枳实散:治男子两胁疼痛。

  枳实(一两) 白芍药(炒) 雀脑芎 人参(各半两)

  上为细末。姜枣汤调服二钱,酒亦可,食前,日三服《济生》推气散:治右胁疼痛,胀满不食。

  片姜黄 枳壳(麸炒) 桂心(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食远调服。

  白术丸:治息积病,胁下满闷,喘息不安,呼吸引痛,不可针炙,宜导引,服此药。

  白术(炒) 枳实(麸炒) 官桂各一两半) 人参(二两) 陈皮 桔梗(醋炒) 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不拘时,温酒送下,日三服。

《景岳全书》,明代张景岳撰,六十四卷。首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论,博采历代医家精义,并结合作者经验,自成一家之书。《全书》成于景岳晚年,在其殁后刊行。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载述诊家要语。再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又《本草正》,论述药味约三百种。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别论补、和、寒、热、固、因、攻、散等“八略”。此外,并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