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补类

  峻补诸方:

  大补元煎(新补一)凡元气大虚者,虽有寒邪,亦不可攻,必单培根本,正复邪将自散,或真寒假热等证皆宜用此。

  大营煎(新补十四)此大补元煎之次者也,酌宜用之。

  三阴煎(新补十一) 凡三阴不足,及风疟多汗,而正气不复,寒热不止者宜此。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凡阴阳大虚,元气将脱者,非此不可。

  八珍汤(补十九) 气血两虚者宜此。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凡气血两虚,恶寒发热,倦卧眩运,自汗诸虚者宜此。

  大建中汤(补二三) 凡中气不足,厥逆呕吐,虚斑虚火,筋骨疼痛等证宜此。

  独参汤(补三五) 凡气虚气脱,畏闻诸药气味,及反胃呕吐垂危者,惟此为宜。

  参附汤(补三七) 凡真阳不足,喘呕呃逆,腹痛厥冷气短者宜此。

  参归汤(补三八) 凡心虚、血虚、盗汗等证宜此。

  补阴诸方:

  阴煎(新补八) 凡肾水真阴不足,而虚火为邪者宜此。

  小营煎(新补十五) 凡血少阴虚而无火者宜此。

  左归饮(新补二) 凡命门真阴亏损,虽有寒邪不可攻者宜此。

  右归饮(新补三) 凡命门阳衰,或阴盛格阳,感邪不可攻者宜此。

  四物汤(补八) 凡阴虚营弱,病在血分者宜此。

  生脉散(补五六) 凡热伤元气,口渴气短,烦躁倦怠汗出者宜此。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阴虚水亏发热等证宜此。

  崔氏八味丸(补一二一) 凡阴盛格阳,火不归原,及真阳虚败等证宜此。

  补中诸方:

  四君子汤(补一) 凡脾胃虚弱,食少体瘦,疟痢劳倦等证宜此。

  五君子煎(新热六) 凡脾胃气分虚弱,而微寒当温者宜此。

  五味异功散(补四) 凡脾胃虚寒,饮食少思,气逆腹满者宜此。

  五福饮(新补六) 凡五脏气血俱虚者宜此为主。

  温胃饮(新热五) 凡中寒呕吐吞酸者宜此。

  养中煎(新热四) 凡中气虚寒,为呕为泄者宜此。

  归脾汤(补三二) 凡脾虚健忘怔忡,少食困倦,疟痢等证宜此。

  参苓白术散(补五四) 凡脾胃虚弱,吐泻食少等证宜此。

  参术汤(补四十) 凡气虚颤掉,泄泻呕吐者宜此。

《景岳全书》,明代张景岳撰,六十四卷。首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论,博采历代医家精义,并结合作者经验,自成一家之书。《全书》成于景岳晚年,在其殁后刊行。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载述诊家要语。再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又《本草正》,论述药味约三百种。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别论补、和、寒、热、固、因、攻、散等“八略”。此外,并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