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治例

  温散诸方:

  麻黄汤(散一) 大温 凡太阳阳明伤寒,而阴邪甚者宜此。

  桂枝汤(散九) 大温 凡太阳中风兼寒有汗者宜此。

  麻桂饮(新散七) 大温 凡伤寒初感,邪盛气实者,无论诸经四季,先宜用此。

  二柴胡饮(新散二) 微温 凡邪感三阳,及三阳并病,寒胜者宜此主之。三阴初感者亦可用。

  葛根汤(散二九) 大温 治冬月太阳经伤寒,项背强,无汗恶风者宜此。

  五积散(散三九) 微温 凡感寒邪而阴胜于阳,外有表证,内有呕吐腹痛,及寒湿客于经络,筋骨酸疼等证宜此。

  十神汤(散四十) 微温 凡时气、风寒、瘟疫,发热憎寒,头疼咳嗽无汗,当温散者宜此。

  麻黄附子细辛汤(散三) 大温 少阴伤寒,脉沉发热者宜此。

  小青龙汤(散八) 大温 凡伤寒阴胜,表邪不解,及心下有水气,呕哕,咳嗽,发热,小腹满者宜此。

  消风百解散(散四六) 微温 凡四时伤寒,头疼发热,及风寒咳嗽,鼻塞声重者宜此。

  柴胡桂枝干姜汤(散百十四) 微温伤寒汗下后,但头汗出,寒热往来,邪不解者宜此。

  桂枝加黄 汤(散十) 大温 黄疽脉浮,当以汗解者宜此。

  凉散诸方:

  一柴胡饮(新散一) 微凉 凡六经初感,内外俱有热者宜此。

  小柴胡汤(散十九) 微凉 凡邪在少阳,及三阳并病,但属半表半里,往来寒热兼呕者宜此。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微凉 凡四时不正之气,风寒感冒,憎寒壮热,头疼身痛者宜此。

  柴葛解肌汤(散三一) 微凉 凡足阳明证,发热脉洪者宜此。

  升麻葛根汤(散三十) 微凉 阳明证具,及小儿疫疠疮疹等证宜此。

  归葛饮(新散十三) 次凉 凡阳明温暑,大热大渴,津枯不能作汗者宜此,六神通解散(寒十五) 大凉 凡发热头痛,脉洪无汗,三阳伏火,而表邪不解者宜此。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大寒 凡温病热极,表里不解者宜此。

  柴平汤(和二三三) 微凉 凡温疟身痛,手足沉重,寒热者宜此。

  柴芩煎(新散十) 大凉 凡表邪未解,内外俱热,泄泻不止者宜此。

  大青龙汤(散七) 微寒 凡太阳中风,发热无汗而躁烦者宜此。

  升麻汤(散百十三) 大寒 凡无汗而喘,烦渴发斑者宜此。

  四逆散(散二八) 微凉 凡阳邪亢极,四肢厥逆者宜此。

  平散诸方:

  三柴胡饮(新散三) 凡肝脾阴虚血少,而偶感风寒者宜此。

  正柴胡饮(新散六) 凡气血本无亏损,而感冒寒邪者宜此。

  柴陈煎(新散九) 凡感冒风寒,发热而兼咳嗽、呕恶者宜此。

  参苏饮(散三四) 凡四时感冒伤寒,头疼发热无汗,及咳嗽声重,往来潮热者宜此。

  败毒散(散三六) 凡四时瘟疫、寒热,身体疼痛,及烟瘴之气,或处卑湿香港脚者宜此。

  升阳散火汤(散四一) 凡胃虚血虚,因寒邪冷物抑遏阳气,以致发热者,宜此发之。

  加减小柴胡汤(散二二) 凡少阳经寒热往来,脉弦腹痛者宜此。

  兼补兼散诸方: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凡劳倦伤脾,中气不足,以致外感发热者宜此。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凡邪陷阴中,阴虚不能作汗,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者宜此。

  三柴胡饮(新散三) 凡肝脾血分微虚,而感外邪者宜此。

  四柴胡饮(新散四) 凡脾肺气虚,或劳倦感寒发热者宜此。

  五柴胡饮(新散五) 凡睥肾血气不足,而感外邪发热者宜此。

  理阴煎(新热三) 大温 凡真阴不足,或因劳倦感寒,阴虚假热,寒邪不解者,速宜用此。

  大温中饮(新散八) 大温 凡中气虚寒感邪,发热无汗,表不能解者,速宜用此。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 凡风寒湿热所伤,食少体重者宜此。

《景岳全书》,明代张景岳撰,六十四卷。首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论,博采历代医家精义,并结合作者经验,自成一家之书。《全书》成于景岳晚年,在其殁后刊行。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载述诊家要语。再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又《本草正》,论述药味约三百种。另载《新方八阵》《古方八阵》,别论补、和、寒、热、固、因、攻、散等“八略”。此外,并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