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

  冠称元服,衣曰身章。
  冠是戴在头上的服饰,称为“元服”;衣是穿在身上的文采,称为“身章”。

  曰弁曰冔曰冕,皆冠之号;曰履曰舄曰屣,悉鞋之名。
  弁、冔、冕都是帽子的名称;履、舄、屣,都是鞋子的名称。

  上公命服有九锡,士人初冠有三加。
  三公以上的命服有九等,皆君主所赐叫做“九锡”;士人成年行冠礼,要换三次帽子,称为“三加”。

  簪缨缙绅,仕宦之称;章甫缝掖,儒者之服。
  簪缨、缙绅皆是官员的代称,章甫、缝掖都是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

  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
  布衣就是对平民百姓的称呼;青衿乃是生员、秀才的名称。

  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绿衣黄里,讥贵贱之失伦。
  “葛屦履霜”,是讥讽人俭朴吝啬得太过分了;“绿衣黄里”,是讽刺人贵贱伦常颠倒了顺序。

  上服曰衣,下服曰裳;衣前曰襟,衣后曰裾。
  上身的服装叫做“衣”,下身的服装叫做“裳”。衣的前幅称作“襟”,后幅称作“裾”。

  敝衣曰褴褛,美服曰华裾。
  破烂的衣服称作“褴褛”,华丽的衣服称作“华裾”

  襁褓乃小儿之衣,弁髦亦小儿之饰。
  “襁褓”是婴儿的服饰,“弁髦”是孩童的帽子。

  左衽是夷狄之服,短后是武夫之衣。
  衣襟开在左边的是夷人的衣服,后幅短的上衣是武夫穿的。

  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
  凡是不讲尊卑次序的人,好比“冠履倒置”;发财显贵的人不回到家乡去,好比“锦衣夜行”。

  狐裘三十年,俭称晏子;锦幛四十里,富羡石崇。
  一件狐皮袍穿了三十年,晏子的俭朴为人称道;王恺搭起四十里长的锦帐,石崇的豪富让人羡慕。

  孟尝君珠履三千客,牛僧孺金钗十二行。
  孟尝君有三千门客,个个都穿着珍珠装饰的鞋子;牛僧孺姬妾众多,头戴金钗的女子就有十二排。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绮罗之辈,非养蚕之人。
  价值千金的皮袍,不是一只狐狸腋下之毛就能缝制而成的;身着绮罗绸缎的人,都不是养蚕人。

  贵者重裀叠褥,贫者裋褐不完。
  富贵者的衣被铺盖,用的都是重重叠叠的毯子褥子。贫穷的人有的连裋褐粗布的衣衫都不完整。

  卜子夏甚贫,鹑衣百结;公孙弘甚俭,布被十年。
  子夏家贫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打的补丁已经有百结了。公孙弘非常节俭,一床布被盖了十年。

  南州冠冕,德操称庞统之迈众;三河领袖,崔浩羡裴骏之超群。
  “南州冠冕”,这是司马徽称赞庞统才华出众;“三河领袖”,这是崔浩羡慕裴骏智能超群。

  虞舜制衣裳,所以命有德;昭侯藏敝裤,所以待有功。
  虞舜制定衣裳的图案颜色等级,用它任命贤德的人;魏昭侯收藏破裤,用来赏赐给有功的人。

  唐文宗袖经三浣,晋文公衣不重裘。
  唐文宗的衣服洗了三次仍在穿。晋文公提倡节俭,不同时穿两件皮衣。

  衣履不敝,不肯更为,世称尧帝;衣不经新,何由得故,妇劝桓冲。
  衣服鞋子不穿到有破损,不肯换新的,所以世人称颂尧帝俭朴;新做的衣服不穿用,哪里有旧衣可穿呢!这是桓冲的妻子劝桓冲的话。

  王氏之眉贴花钿,被韦固之剑所刺;贵妃之乳服诃子,为禄山之爪所伤。
  韦固的妻子王氏眉心贴着花钿,是因为被丈夫刺伤;杨贵妃穿着胸衣,是因为她曾被安禄山抓伤了乳房。

  姜氏翕和,兄弟每宵同大被;王章未遇,夫妻寒夜卧牛衣。
  姜家兄弟和睦每天晚上都睡在一起,盖同一床被子。王章未得到君王的赏识之前十分贫困,夫妻两人在寒冬只能睡在草编的牛衣上。

  绶带轻裘,羊叔子乃斯文主将;葛巾野服,陶渊明真陆地神仙。
  缓带轻裘,世人称羊祐为“斯文主将”;葛巾野服,世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

  服之不衷,身之灾也;緼袍不耻,志独超欤。
  衣服如果穿得不合自己的身份,会招来杀身之祸;身着破袍而不以为耻,其志向的确超越众人啊!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作者程登吉。《幼学琼林》初为明代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内容以介绍综合知识为主,天文地理、家庭饮食、花鸟兽木等无所不包,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文字形式上,不拘泥于四言,灵活运用杂言,只注重两两相对,不强求整齐押韵。编排上以内容分类,分别介绍各类常用词、成语及掌故。其中有些词和成语的解释我们至今仍在使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