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应外合
(1) 外面进攻,并得到里面接应
⒈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引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拏他,有何不可也。”
《水浒传》第五九回:“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黑老蔡跟岗楼上一部分伪军早接好头,这时候里应外合,不发一枪一弹,就把两个岗楼全拿下了。”
⒉ 泛指内外互相策应。
引《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邢权与兰花两个,里应外合,使心设计。”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旺也思量没甚好处了,与老婆商议,叫他做脚,里应外合,把银两首饰,偷得罄尽,两口儿连夜走了。”
外面围攻,里面接应。里外相互配合。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三折》:「再请陈州太守马援,并太行郅恽等,选日里应外合,若破了巨无霸,便得汉室中兴也。」《平妖传.第七回》:「夜间里应外合,明火执杖,打劫了若干东西去。」也作「里勾外连」、「外合里应」。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出处】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示例】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里应外合,定获全胜。(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近义词】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通外国、内外夹攻
【反义词】孤军深入、孤立无援
【语法】里应外合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