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含冤受屈”。
⒈ 亦作“含冤受屈”。有冤未申,遭受委屈。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臺前控诉。”
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蒙受冤屈而申诉无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不信死囚牢里,再没有个含冤负屈之人。」《儒林外史.第五回》:「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太老爷作主!」也作「衔冤负屈」。
【解释】负:背着;屈:委屈。指蒙受冤枉、委曲。
【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俺哥哥含冤负屈有谁知。”
【示例】说无休诉不尽的含冤负屈情。(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
【近义词】衔冤负屈、叫苦连天
【反义词】委曲求全
【语法】含冤负屈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