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贪贜坏法”。谓贪污受贿,破坏法纪。示例:陈绛在福建,据说~,声名狼籍。 ◎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自从刘衙内保举他两个孩儿去陈州开仓糶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贜坏法,饮酒非为。”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婆留道:‘做官的贪贜枉法得来的钱钞,此乃不义之财,取之无碍。’”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即皇上欲问贪贜坏法,欺君罔上者;亦不可不付之法司也。”
《黄绣球》第二八回:“偏是换了这猪大肠,不道是政简刑清正好修明礼教,只嫌寻不出贪贜枉法的钱,刮不出什么地皮,镇日价愁眉苦脸,盘算法门。”
蒲韧《二千年间·一种特殊的职业--做官》:“《儒林外史》中写一个知府新上任,向前任打听的第一件事便是‘地方人情可还有甚么出产?词讼里可也略有些甚么通融’,这话正是问怎样可以贪赃枉法。”
解释: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贪污受贿,破坏法纪。《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做官的贪赃枉法得来钱钞,此乃不义之财。」也作「贪赃坏法」。
【解释】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示例】陈绛在福建,据说贪赃枉法,声名狼籍。(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近义词】徇私枉法、贪赃舞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营私舞弊
【反义词】清正廉明、廉洁奉公、正直无私、法不阿贵、明镜高悬、公正无私、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天公地道
【语法】贪赃枉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