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微
亦雁荡具体而微。——宋·沈括《梦溪笔谈》
⒈ 总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引《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閔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赵岐注:“体者,四肢股肱也……具体者,四肢皆具。微,小也。”
朱熹集注:“具体而微,谓有其全体,但未广大耳。”
唐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臺榭舟桥,具体而微,先生安焉。”
《太平广记》卷一九七引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江陵书生》:“东垣下有小瓦堂室一所,高尺许,具体而微。询其州人,曰:‘此息壤也。’”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等到她生了下来,竟是个具体而微的母亲!”
亦省作“具体”。 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拟古》:“拟古之诗难於尽似, 江文通杂体三十首,便是颜渊具体, 叔敖復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盖杂剧即传奇具体,但短局未舒耳。”
事物的总体内容大多具备了,只是形体或规模较小而已。
【解释】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示例】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然而这位不甘落后的先生,就利用他的士兵无代价的强迫劳动,所谓‘兵工’,具体而微的筑造起来。
【近义词】窥豹一斑
【反义词】硕大无朋、大而无当
【语法】具体而微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内容大体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