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一眼
(1) 同“一板三眼”
⒈ 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引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方维夏一口一口地喝完了那碗凉茶,放下茶杯,才开口道:‘你的事情,搞是搞好了,不过钟点太多。’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张天翼《包氏父子》一:“他咳一声扫清嗓子里的痰,一板一眼地说着缴学费的事,生怕一个不留神就会说错似的。”
鲁光《中国姑娘》二:“韩晓华生怕同伴们沉不住气,双手合成喇叭,大声说:‘别忘了昨晚上说的。冷静,一板一眼打!’”
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千万马虎不得。」也作「一板三眼」。
【解释】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示例】他办事因循守旧,一板一眼,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近义词】有板有眼、依样葫芦、照本宣科、一板三眼、郑重其事
【反义词】乱七八糟、杂乱无章、看风使舵
【语法】一板一眼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