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
(1) 晚上不用关闭门户。形容社会安定,治安良好
⒈ 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政治清明,盗贼绝迹。
引语本《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夜间不须关门防窃贼。语本《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后用以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也作「门不夜关」、「门不夜扃」。
【解释】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示例】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近义词】道不拾遗、鸡犬不惊、国泰民安、路不拾遗
【反义词】乌烟瘴气、污七八糟、豺狼当道
【语法】夜不闭户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