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天抢地
(1) 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为悲痛
⒈ 亦作“呼天叩地”。大声喊天,用头撞地。形容极为悲痛、冤苦或着急。
引《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
清湘灵子《轩亭冤·喋血》:“心如麻,冤难叫,真教我呼天抢地,泪如珠掉。”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六:“这时向外逃的观众已经堵塞在戏院门口,呼天抢地。”
抢地,用头撞地。呼天抢地形容极度的哀伤、悲痛。《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瞑目而逝,合家大哭起来。匡超人呼天抢地,一面安排装殓。」也作「抢地呼天」。
【解释】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示例】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呼天抢地,哭个不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近义词】嚎啕大哭、痛不欲生、痛哭流涕
【反义词】兴高采烈、乐极忘形、得意洋洋
【语法】呼天抢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