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
(1) 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
⒈ 一本作“鱼目混珎”。
引《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
《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鑑。”
浩然《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
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
【解释】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示例】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近义词】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
【反义词】黑白分明、泾渭分明、是非分明
【语法】鱼目混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