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1) 指发兵声讨。也泛指责问对方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也作「兴师见罪」。
【解释】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
【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示例】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蒋光慈《田野的风》)
【近义词】大张挞伐
【反义词】负荆请罪
【语法】兴师问罪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